一周热门榜

最新发布

案例实践教育信息化 TO G/B:从 “坑底挣扎” 到 “破局思路”

同样是计算机专业毕业,有人去 TO C 互联网大厂,35 岁前在北京买了房、娶了妻,哪怕顶着秃顶风险也值;而我扎进教育信息化 TO G B 领域,每天对着政府招标书、学校需求表,看着头部企业亏得底朝天,自己拿着不如大厂一半的工资,还得天天当 “受气包”—— 这行的难,真是说多了都是泪。但吐槽之外,互联网行业那些被验证的生存逻辑,以及 TO B 领域少数成功者的经验,或许藏着破局的密码。...

发布于10月21日 阅读(109)查看全文

从技术整合到生态重构:教育数字化三大平台的协同进化之路

行业观察从技术整合到生态重构:教育数字化三大平台的协同进化之路

教育数字化三大平台的建设,本质是通过技术重构教育服务与治理的流程,最终指向 “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这一核心目标。未来,随着平台协同的深化与技术的迭代,教育数字化将从 “工具赋能” 走向 “生态重塑”,为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发布于9月15日 阅读(132)查看全文

省市县校教育数字基座的构建策略: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核心支撑

行业观察省市县校教育数字基座的构建策略: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核心支撑

在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深入推进的背景下,构建全域贯通的省、市、县(区)、校四级教育数据基座,已成为破解教育数据孤岛、释放数据要素价值、推动教育治理现代化的关键抓手。作为教育数字化转型的 “神经中枢”,数据基座的建设需立足教育规律与技术特性,以数据中台为核心引擎,通过四级协同架构实现数据全生命周期的科学化管理。从教育行业发展规律出发,四级数据基座的构建应遵循 “战略引领、标准先行、安全为基、应用驱动、持续迭代” 的基本原则,形成覆盖数据治理、技术架构、应用生态的完整体系。...

发布于8月19日 阅读(147)查看全文

区域教育数字基座与智慧教育平台:技术底座与价值载体的辩证共生

行业观察区域教育数字基座与智慧教育平台:技术底座与价值载体的辩证共生

在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区域教育数字基座与智慧教育平台构成了支撑教育现代化的「双轮驱动」体系。二者既有着明确的功能分野,又在技术协同与价值转化中形成深度耦合关系。这种辩证共生的关系,不仅是破解教育资源不均衡、教学效率待提升等现实问题的关键,更是实现教育治理现代化的核心路径。​...

发布于8月13日 阅读(163)查看全文

为什么普教领域校园 SaaS 是趋势?

行业观察为什么普教领域校园 SaaS 是趋势?

在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深水区,普教领域正在经历一场从 “硬件堆砌” 到 “服务深化” 的变革。校园 SaaS(软件即服务)能在这场变革中脱颖而出,不光是因为它轻量化部署、场景适配灵活,更关键的是它解决了教育信息化长期存在的痛点 ——服务能持续迭代,学校的购买也能持续下去,每年花几万块钱,就能一直用到最新的功能和服务。从政策导向到实际需求,从技术突破到生态成熟,校园 SaaS 在普教领域的走红,背后是教育行业发展的必然逻辑。头部企业的实践和新玩家的探索,都在印证这一点。​...

发布于8月13日 阅读(134)查看全文

大模型赋能可信数据空间:数据安全治理与信任机制构建

专家观点大模型赋能可信数据空间:数据安全治理与信任机制构建

探讨可信数据空间的关键构成要素及其实现路径,重点分析大模型技术在数据安全治理和信任机制框架构建中的作用和影响。[方法 过程]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践案例相结合的方法,围绕数据安全治理、大模型技术路径和信任机制构建三个方面展开论述。[结果 结论]可信数据空间的建设需要在制度、技术和多主体协作之间实现深度融合。大模型为数据安全治理提供了强大支撑,尤其在实时监测、异常识别、智能决策及自动化合规管理等方面展现出显著优势。数据安全治理的完善依赖于信任评估体系的动态优化,通过分类分级保护、跨主体协作机制和可解释性增...

发布于7月23日 阅读(149)查看全文

郑娅峰:教育智能体: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专家观点郑娅峰:教育智能体: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教育智能体作为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应用的重要形式,已成为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核心驱动力之一。通过系统性文献综述,对国内外149篇教育智能体相关研究进行分析发现:当前教育智能体应用在学段上主要集中在高等教育阶段,学科主要分布在基础科学与计算机科学领域。以技术演进为时间轴,教育智能体经历了以规则驱动为核心的智能导师阶段、以多模态感知为中心的教学代理阶段和以生成式人工智能为主导的对话型智能体阶段,其发展受到认知理论、社会情感理论以及元认知理论的指导和支撑,形成了包含认知过程支持、情感与动机激发、元认知与自我调...

发布于7月23日 阅读(249)查看全文

王竹立:超学科视域下教育技术学科发展范式研究

专家观点王竹立:超学科视域下教育技术学科发展范式研究

在技术迭代速度超越人类认知进化的今天,超学科范式通过系统性整合(跨域知识)、动态适应性(敏捷响应)、价值共生性(多元平衡)三大核心特质,为破解数智时代的复杂现实问题提供了方法论基础。 从教育领域的多模态学习分析到智慧城市的复杂系统治理, 超学科研究正在重塑人类应对技术革命的思维范式与实践路径。 未来,随着量子计算、脑机接口等颠覆性技术的成熟, 超学科范式将成为连接科学探索与社会进步的超级接口。...

发布于7月02日 阅读(146)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