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境”课程的建设与实施

来源:2023年度智慧教育优秀案例 2024-08-01 14:31:56 所属栏目:案例实践

教育云平台数据中心会结合两个方面的评价对学生进行“画像”,我们充分发挥评价的检查、诊断、反馈和激励功能,基于证据的评价,既让学生看到探秘成果,同时发现自己的不足,明确改进的方向,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整体提升。学生在第一次探秘后都期待第二次、第三次,这样的过程也是学生不断进步的过程;教师在这样的过程中关注学生真实发生的进步,积极探索增值性评价。

本文大概

读完共需

分钟

一、“秘境”课程的设计与实践

(一)打破学科边界,融合有效资源,打造“秘境”课程

一是聚焦学科素养,实现学科统整。学校以学科教研组为单位,11门学科,每位教师根据学科素养梳理每一册教材中的重难点知识,构建学科知识树,筛选出适合开展跨学科学习的学科内容。学校还组织年级骨干教师以及心理教师专业团队,通过问卷调查、访谈记录、电话调研等方式精准分析低、中、高各年段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最后,学校课程中心将学科素养与年段身心发展规律相结合,确定跨学科学习中核心素养的可实施性研究。

二是融合校本资源,实现文化育人。学校充分挖掘汉水文化的内涵,打造了一系列具有地域特色的校本课程,建设了一批具有文化涵养的学习场域。课程研发组教师提出将秘境打造成一间间微缩城市,更能激发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的兴趣,确定了汉江流域的汉中、安康、十堰、襄阳、仙桃、武汉六座城市作为秘境场景。每一个场景的布置都与这座城市息息相关,汉中与油菜花海紧密联系;安康是中国的硒谷;武当山是道教的发源地;襄阳最著名的是古隆中;仙桃是体操之乡……丰富的校本资源为秘境课程提供了厚重的文化底色。

三是拓展本土资源,实现全面育人。学校课程中心、德育中心将学生假期博物馆实践活动归类、整合,找到学生的兴趣点,并有机融入到秘境课程开发中,其中荆楚文化中的青铜礼器引发了课程组的关注,青铜是体现远古历史前进的力量和命运的艺术,体现着社会的文明与发展。学校将汉江源头的蔡伦纸文化和青铜礼器相结合,打造了以纸为主题的学习空间。湖北的气候、地理条件优越,适合草药植物的生长,如:艾蒿、薄荷、迷迭香、萱草、白芷等,医圣张仲景在汉水流域救死扶伤。学生可以通过种植、实验、解密等形式开展跨学科学习。拓展本土资源,让学生的学习有了更多的可能性,全面育人。

四是调研密室模式,实现精准育人。经过对学生的调研,密室这种方式是学生喜欢的游戏方式。课程选取了角色扮演+剧情的密室模式,同时在技术运用上加入了传感器、声光电等智能系统,让场景与游戏更具趣味性与吸引力。课程研发组教师开始了密室升级版——秘境探索课程的研究。

(二)依托信息技术,运用知识,伙伴协同参与,指向问题解决

第一,整体介绍。学校秘境探索课程是将学科核心素养、校园文化、校本资源、校园环境、本土资源以及特色密室模式有机结合,使整个校园都变成了秘境,学生以求知者的身份在校园中探秘、游戏、学习、博弈,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

第二,主题项目。一是“秘境探索·木”。2019年,学校开展的“秘境探索·木”跨学科主题学习中,我们以航海家的旅行为剧本主题。学生们需扮演不同角色,运用所学的各种知识,在探秘中心展开博弈。如:调节花钟中,守方根据数学《认识时间》、语文《花钟》、科学《植物》的知识需要设置数字,触发程序,启动电机装置,同时播放不同的音效。攻方通过调整时钟,启动触发,将花苞伸出叶片保护,打开花瓣。让学生以更加趣味的方式学习,使学习不再那么枯燥。同时,智能化的游戏环境设计还能充分锻炼同学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实现多方面发展。挑战结束后,守方同学还可以通过攻方同学的体验反馈,对谜题进行升级和完善。二是“秘境探索·纸”。2021年中,学校开展的“秘境探索·纸”跨学科主题学习中以寻找消失的卷轴为核心任务,以纸艺学习中心、Y次元探秘中心、汉水流域地图等多处校园场所为学习空间,探寻纸圣蔡伦改进造纸术的过程,同时将纸艺青铜器与开源硬件相结合打造出立足本土文化的跨学科学习。学生通过制作编钟、青铜鼎、刀剑等纸艺作品,了解汉水文化,并将振动传感器、MP3模块、喇叭、光线传感器和舵机等开源硬件进行编程组装,让刀剑发声,敲击编钟能弹奏乐曲,鼎能发光并进行语音交互等使青铜器“活”起来。三是秘境探索·医。学校开展的“秘境探索·医”跨学科主题学习中,以无法到达校园时,如何建设与管理智能药园为核心任务,结合数学、科学、美术、信息技术、劳动等多种学科,佐以药学、史学、文学、医学融于一炉,课程从规划土地开始,制作标识、选择药材品种、种植观察、中草药炮制......全都交由学生进行规划管理。同时在种植环节与物联网课程高度融合,学生运用传感器与物联中枢,设计和搭建简单的物联系统原型,体验其中数据处理和应用的方法与过程。能够根据气温、湿度调节等简单问题,自主确定解决问题的需求和数据源,主动获取、筛选、分析数据,从而解决问题。四是秘境探索·茶。学校开展的“秘境探索·茶”跨学科主题学习中,我们以茶圣陆羽所书《茶经》为主线,以如何解决传统泥膜制作复杂,不易保存、不易上手等弊端为核心任务。本着“传承、弘扬、创新”的理念,将茶文化、瓷器、以及3D打印结合在一起。课程中学生既能博古了解茶的秘密,也能通今运用3D打印技术改善瓷器的制作工艺,乃至运用3D打印技术完成属于自己的“陆氏二十四器”。让学生能够从新的角度去了解中华民族灿烂历史。

第三,课程管理。跨学科学习首先需要教师对学科知识有深入的理解,才能有能力进行更高水平的指导,所以扎实专业的学科骨干教师成为课程的主要实施者。这些教师组成的课程团队利用教研时间设计跨学科学习主题方案、学习任务单、项目推进表等指导课程科学、有效的实施。课程授课既面向特色社团学生即汉水纸源、人工智能·启源社团,实施间为周五下午(3.30-5.00)、周四下午(2.00-3.30),也面向关键年级(学段最高年级)全体学生即三年级、六年级,实施时间是周一至周四下午(4.30-5.30)。

二、“慧”用数据,综合评价,提升课程效果

(一)多维评价,客观全面

根据学生在真实探秘情境中的表现,开展自评、师评、同学互评多元评价,对学生在“情感态度、遵守规则、观察思考、关联运用、团结协作”等不同维度进行即时性评价。

(二)数据支撑,真实有效

在教育云平台上开发了秘境探索评价版块,教师通过手机登录,可以直接对学生的探秘过程进行观察、记录与分析(学生在探秘过程中是否情绪愉悦积极参加,是否能遵守活动规则表现文明,是否能做到倾听、观察、思考,寻找闯关线索,是否能关联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是否能与游戏伙伴团结协作);活动后结束后开展学生自评和互评,通过对话交流增强学生自我总结、反思、改进的意识和能力,这种协商式评价尊重了学生的人格,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同时每一次探秘活动后,我们会关注学生典型行为表现,评选出“闯关小勇士”。另一方面,学生探秘活动结束后,我们通过教育云平台为学生推送相关谜题,我们重建试题属性,让谜题的内容指向对学生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考察,强化素养导向。学生需要结合探秘活动独立完成线上答题(在游戏中,有的谜题可能是团队合作完成,通过答题则可以检测学生是否真实掌握相关知识),这样的探秘游戏就不仅仅是一场游戏,更是一次学习的过程。

(三)数据分析,精准画像

教育云平台数据中心会结合两个方面的评价对学生进行“画像”,我们充分发挥评价的检查、诊断、反馈和激励功能,基于证据的评价,既让学生看到探秘成果,同时发现自己的不足,明确改进的方向,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整体提升。学生在第一次探秘后都期待第二次、第三次,这样的过程也是学生不断进步的过程;教师在这样的过程中关注学生真实发生的进步,积极探索增值性评价。

 

作者:朱胜 赵谦

来源:2023年度智慧教育优秀案例

标签:智慧教育优秀案例

版权申明:本网站内容均为本站原创文章或网友转载,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管理员删除,转载亦请申明来源.

上一篇:跨学科融合视域下依托数字化教学落实核心素养
下一篇:“广州共享课堂”应用推广案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