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探索形成“三环节六模块”乡村振兴本土人才数字化培养模式
(一)依托大数据技术,动态追踪全国学习者群体特征,实现精准施教
依托大数据技术,定期定点定群体地开展调查研究工作,2022年12月-2023年4月完成的全国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多群体实证调查工作,调查涉及了乡村本土学习者、教师及用人单位的群体人口学特征,及数字化人才培养需求等方面的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指标,共采集学习者样本48599份;教师样本4429份;用人单位(政府)样本5854份;用人单位(企业)样本7639份。
(二)突出数字化优势,“三环节六模块”乡村本土人才培养模式运行成效显著
形成了以数字化技术为基础的符合该群体学习需求的“三环节六模块”数字化乡村本土人才培养模式。“三环节”是指人才培养的前端准备环节、大规模乡村振兴本土人才在线培养流程环节(概括为“六模块”)和育人成效评价环节。前端准备环节包括学习者学情分析、国家和地方相关政策分析,以及用人市场对乡村振兴人才的需求与期待。“六模块”是指大规模乡村振兴本土人才在线培养过程中的大数据支撑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模块、融媒体技术支持下的课程体系建设模块、数字化学习资源的使用模块、智能化学习平台的运行模块、虚拟现实技术的实践教学模块,和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考试测评模块。同时,配套设计了思政育人机制、体系团队机制、学历非学历融通机制三项保障机制,以落实六个模块在育人全流程中的高质量运行。
图1 国家开放大学“三环节六模块”乡村振兴本土人才培养模式
二、充分激发数字化学习资源对乡村振兴本土人才的适切性
(一)激发信息化优势,建成内容丰富的融媒体教材体系
国家开放大学前期为农村学习者开发了160余门“合一型”专业课程学习包(包括纸质教材、视频教材、课程学习指南、形成性考核册、考核说明等),为满足学习者日益多元化的需求,又在原有课程包的基础上,以新建、重建、改建等不同方式进行数字化融媒体教材建设,构建形成了内容丰富的融媒体教材体系。
(二)实现模块化教学,提供灵活高效的网络课程学习资源
国家开放大学在乡村振兴本土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根据不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特征,以课程开放的理念构建了“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综合实践课+通识课+‘三农’特色课”的模块化课程体系。不同专业的学习者可以根据自身实际需求,在满足统一规定的专业标准基础上,选择适合自己的多样化课程内容。实现了人才培养的规模化与个性化协同目标。同时,为了使学习者的学习过程更加便捷高效,每一门涉农专业统设必修课程均依托数字化学习平台建设了随时能学、处处可学的网络课程。
(三)开发VR实验资源,拓展虚拟现实技术下的实践教学路径
国家开放大学充分运用虚拟现实技术手段,通过开发、共享、引进等机制,不断建设和完善虚拟实验资源。通过引导学生使用和完成虚拟实验,既解决农科课程线下实习实训易受农时、生产时空影响的问题,也让学习者以更贴近时代科技的方式完成了技术技能实操实践。
三、持续增拓智慧化学习平台对乡村振兴本土人才的服务性
(一)发挥大数据技术支撑作用,保障在线教育现代化治理水平提升
国家开放大学四级办学特点决定了开放教育系统的治理较普通高校更为复杂,作为神经末梢的农村基层教学体系需要更加快速、直接、有效、科学、规范的指导;以数字化学习平台为基础打造“智慧国开驾驶舱”,有效提升了体系治理能力,为乡村人才培养提供了坚实的保障。智慧国开驾驶舱面向学生、教师、专业、课程、管理、服务,建立“招-教-学-考-课”核心数据指标体系,激发了教育数据活力,构建了面向国开各机构的数据共享交换生态环境,初步形成“真学真做真考”的数据动态监测、预警的原型系统,实现数据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共享,促进了教育生产力的有效提升。
(二)完善平台智慧化服务功能,提高在线教与学的有效性和高效性
依托学习网教学平台,探索将人工智能(AI)技术融入教学全链条,服务乡村振兴本土人才培养,对保障农村学习者学习连续性,提升学习支持服务效果,促进教育公平产生了良好的效果。深度融合AI技术的智慧教学平台根据前期学生群体调研及注册信息,为学生建立涵盖多维度特征指标的学习偏好诊断,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大数据分析了解每位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习惯,及时跟踪提醒学习进度。
(三)强化全国体系协同合作效能,实现开放教育教师的在线团队合作
国家开放大学探索了依托智慧化教学平台,激发全国体系协同合作,加强师资队伍数字化建设,有效保障了乡村振兴本土人才培养的软实力。国家开放大学在学习网教学平台建立了涵盖4级办学体系的师资库,体系内不同分部、不同学院的教师信息全部集中于此,以专业为单元建立师资群,以课程为单位组建覆盖全国的涉农课程网络教学团队。不同地区的涉农专业课程以团队的力量为学习者提供有效、及时、专业的学习支持服务,很好解决了师资分布不均的问题,为后续农科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方案和模板。
四、着力构筑本土人才信息化培养成果的示范性与影响力
(一)实现信息化大规模本土人才培养目标,助力乡村振兴战略高质量实施
国家开放大学在乡村振兴本土人才培养过程中搭建了能够满足学习者多样化需求的智慧学习平台;设计开发出符合农民大学生特点的百余门课程及多种媒体优质学习资源;充分挖掘课程思政元素,采用线上线下相互促进的方式,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探索出一条思政教育与农科教育相结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教改新模式;优化了基于学习包自主学习、网络教学、集中面授和移动学习相结合、人工智能应用的混合式教学模式;高度重视实践教学在教学过程和学生后续成长中的重要作用,因地制宜采用多种方式开展实践教学,同时依托政府、普通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对学生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利用举办创新创业大赛等方式激发学生创业热情,在全国范围内涌现了一大批创新创业先进典型,构建出符合我国农村及农民实际、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智慧技术手段惠及弱势群体和欠发达地区,促进了教育公平目标实现
在面向乡村振兴本土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国家开放大学特别关注中西部及经济欠发达地区教育需求与发展,强化高等教育供给和服务,多措并举带动教育精准扶贫。一是初步建立了“国家开放大学减免一些、地方政府补助一些、个人负担一些”的学费分担机制;二是对接各地教育扶贫项目和贫困家庭,为贫困家庭免费培养农民大学生;三是强化对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政策倾斜。
(三)一人上学,带动全村致富,本土人才培养形成了“开大”品牌
国家开放大学培养的乡村振兴本土人才在广大农村基层形成了积极创业,引领示范的 “领头雁”氛围。如江西2012~2016级学生中有1763人实现了自主创业,创办农民合作社1109家,带动脱贫农户9651户。农民大学生在当地的创业行为,往往引发民众的追随与模仿,吸引大量同类或配套产业发展,形成小产业、大集群的新兴产业发展格局,在带动农民群体就业、创业、致富方面成效显著,常常带来“兴一产业,活一地经济,富一方百姓”的社会效应。
(四)立足全国,影响世界,为全球教育不利地区和人群提供了解决方案
国家开放大学面向乡村振兴本土人才培养开展19年来,由最初的24个分部、68个学习中心逐步拓展到全国42个分部的1153个学习中心。始终坚持扎根农村、服务农民,就地培养了大批“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农村实用人才。2021年,此项工作成果获得了联合国体系内教育信息化领域最高荣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哈马德·本·伊萨·哈利法国王2020年度教育信息化奖”,为全球教育不利地区和不利人群的教育发展供给提供了可借鉴、可复制的解决方案,形成了国际上广受认可的农业农村在线教育“中国范式”。
作者:赵婷婷 杜咨毅 付晋峰 李广德
来源:2023年度智慧教育优秀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