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五育”,“坊”孵教师成长新样态

来源:2023年度智慧教育优秀案例 2024-07-08 15:37:38 所属栏目:案例实践

一是招标式建坊,即基于学校已经引进的人工智能技术或资源,向学校教师招募坊主及研修成员。这种方式主要是采取公开向教师展示已引进的人工智能技术或资源,意向申报并筛选研修成员进行建坊,是自上而下的方式,是“AI+五育”项目式教研坊建设初期的主要建坊方式。

本文大概

读完共需

分钟

一、基于教师需要和专长,灵活建“坊”

(一)围绕“两种”方式,发动建坊

一是招标式建坊,即基于学校已经引进的人工智能技术或资源,向学校教师招募坊主及研修成员。这种方式主要是采取公开向教师展示已引进的人工智能技术或资源,意向申报并筛选研修成员进行建坊,是自上而下的方式,是“AI+五育”项目式教研坊建设初期的主要建坊方式。根据目前我校引入或试点的产品已建坊的情况(表1)如下:

表1

图片

二是私募式建坊,即基于教师自身教育教学问题或热点研究的需求,提出所需人工智能技术资源需求,通过学校引进成立研修坊。这种方式对于申报者的教师专业能力,尤其是教师数字化素养有比较高的要求,是自下而上的方式,适合已经具备典型的项目式教研坊案例,并已步入学校“AI+五育”项目式教研坊建设成熟期阶段的方式。

建坊均采取申请制,申请坊主通过发现问题—选择项目主题—发布项目主题—招募成员—角色分工初步筹建坊,然后与核心成员共同确定建坊六要素:研究时间、内容、目标、预期成果、实施步骤、措施,并梳理需求清单,最后提交申报表。

(二)基于教师专长,构建“H-T-N-X”人员管理架构

学校会成立“两团一专”实施管理小组,分别是以首席坊主为项目负责人的坊主团,以外聘专家、学校名优特教师为核心的教研坊智囊团,此外,还专门设置了“AI+五育”教研专干,负责了解、搜索、组织筛选操作性强、适合教育教学的人工智能技术和资源。建坊申报后要进行立坊可行性分析,就由“两团一专”实施管理小组、相关专家参与进行。

为了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专长,提高教师在管理能力、教研能力、数字化教育教学应用能力,充分调动各层面资源来推动项目式教研坊的工作,我们进行“AI+五育”项目式教研坊“H-T-N-X”人员管理架构设计。

“H”是“HOST”工作坊中项目主持人,负责制订整体研修方案、协调成员分工,指导各次活动的具体开展、解决研修过程中的重大问题。采取抛出主题—竞聘坊主—组建团队—开放空间—数据积累—成果汇报的参与路径。

“T”是“TACHNOLGY HOST”技术主持人,负责项目过程中人工智能技术和资源的筛选、指导操作和技术问题解决;

“N”是“NUCLEUS”核心成员,可以是由坊主遴选出的骨干成员,也可以是感兴趣参与项目的成员,相对稳定,他们无论是在在场研讨教学活动还是网络研讨活动中都承担主要任务。采取选坊—入坊—建坊—筑坊—晒坊—评坊的路径参与。

“X”是非核心成员,可能是项目推进到某个阶段的活跃人员,也可能是以专家、访客形式参与项目研讨的临时成员,通常具有动态性、不稳定或边缘性特点。采取云上逛坊—申请入坊—认领任务—提交数据—成果分享的路径进行参与。

二、借助智能环境,优化“坊”内研培

(一)课(活动)前,重发现与知道

一是发现:基于需求,确定主题。已成立的项目式教研坊将调研师生教育教学需求、梳理需求,并通过坊内成员交流和教师间交流讨论确定主题,先去发现师生真实需要解决的问题,许多教研坊的老师一致认为研究的内容一定要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最后回归生活。为了更好地发现项目式教研坊研究主题,“AI+五育”项目式教研坊主题确定从主题内容、主题类属、主题由来、内容主要来源/指向、主题学习研究成员、主题学习目标、《课程标准》要求及其对应的教材内容几方面来落实。由于坊内教师来自不同学科,项目式教研坊主题类属往往跨单一基础类课程学科、跨多个基础类课程学科或基于学校文化的跨学科课程,跨多个学科。如“AI+智育”项目式教研坊研究的“生活中的购物问题”大主题下,数学学科重点研究购物中的折扣问题,美术学科重点研究购物中的包装问题,信息科技学科重点研究购物中的编程应用。

二是知道:主题学习,分析现状。确定教研坊研究主题后,坊内技术主持人将会基于坊内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水平、教师数字化素养情况进行相关智能产品数据分析或理论知识培训,坊主将根据主题组织坊内教师开展主题相关的文献学习,并借助相关智能技术或资料了解学生学情。教研坊文纯老师在研讨中表达:按照以往的教学方式,我们选择前测的方式有限,比如说:课前谈话、纸质练习、问卷调查等。在这过程中,收集数据较为复杂且统计数据繁琐。另外,在这过程中可能统计数据不够全面,不能准确的了解学情。现在,我们教研坊借助智能工具,能够帮助我们快速且较为全面的统计和分析数据,并能够提高教师的数据分析能力。

(二)课(活动)中,重尝试与改进

在项目式教研坊在课堂或活动中,通常有两种智能技术或资源辅助教育教学的方式,一是在课堂或活动中使用某种智能技术辅助教学,二是通过某种智能技术观察其过程来辅助教研。

一是尝试:教学初试,发现问题。根据这两种主要形式,为了更好地帮助教研坊教师厘清智能技术对于教育教学的辅助作用,学校设计了相应的教学设计用纸和课题观察量表。老师们也在这一过程中大体经历了“为了用技术而用—服务于教学目标—技术使用与课堂生成融合”三个阶段,坊主佘祎老师也感叹:教研坊成员指出了问题,我们接着转变了思路。可以运用数字评价工具促使学生自己针对数据发现问题,确立解决问题的需求。

图片

表2:仰天湖赤岭小学“AI +五育”

项目式教研坊教学设计表

图片

表3:仰天湖赤岭小学课堂观察量表(数字化应用与目标达成)

二是改进:人机协同,改进教学。“AI +五育”项目式教研坊在研培教师过程中最大的特点就是,充分发挥了教师在实践研究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除了用教研的经验来改进问题,更是引导教师从智能设备的分析数据验证问题,在大部分还未普及人工智能教研设备的学校,这一方式不仅是帮助老师们适应教育数字化转型,更是提升了教师数字化素养的好方法。

(三)课(活动)后,重分享与总结

我们往往以课例为载体的研究也以课例呈现优质为结束,缺乏教师专业提升的提炼,所以,“AI +五育”项目式教研坊为所有坊开设了展示平台,让展示可视化,做好辐射带动,让成长具体化,做好提炼表达。

 

作者:张文 张雷 罗娟 胡灵娟 佘祎 唐江峰 汤光华

来源:2023年度智慧教育优秀案例

标签:智慧教育优秀案例

版权申明:本网站内容均为本站原创文章或网友转载,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管理员删除,转载亦请申明来源.

上一篇:优课解码——人工智能+教师能力发展新范式
下一篇:资源为本,应用为王借力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促进星湖教育高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