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基于商科类专业集成和全要素资源场景化、智能化、数字化的构建,建设“数字财经管理产业学院”,全方位、系统性推进教学改革,构建并实施“思技业财融合”的人才培养体系(图1)。
图1: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一、积极面对数字经济发展需要的改革实践
(一)构建网状知识模型,满足企业数字化转型人才培养需求
通过重塑“网状知识”新结构,促进技术与财务的专业交叉融合,积极建设市级“智能财务教育科研创新团队”,强化专业交叉支撑,编写高质量教材支撑课堂教学,有计划组织教师开展培训,构建了岗课证赛融合的模块化课程体系,更新了60%专业课程内容,实现“数字化导学——项目化教学——场景化实训——实景化展示——职业化考核”的全过程学习教学评价。
(二)推行自适应个性化学习,兼容人才培养的广泛性与代表性
大数据与会计专业积极探索“综合性+自主性”的自适应个性化学习新路径,依托教育部“新商科智慧学习工场”项目构建多层次不间断的综合训练体系,利用多门在线开放课程平台设置难度逐步提高的综合训练,调整对学习内容的推荐,改变学习路径,以综合性实训带动学生具备运用新知识的广泛性。
(三)“三阶段五环节”混合式教学模式,提升人才培养针对性
大数据与会计专业积极建设“(科普库、试题库、案例库)三库(课程教学平台、课程实训平台、1+X考证平台)三平台”线上资源,开展“三阶段五环节”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构建课前、课中和课后三阶段“大课堂”。
二、应对信息技术的教学变革创新设计
(一)践行“红心+匠心”的课程思政模式
通过“课课思政”、“导师讲专题”、“合作学习”等形式开展“六步四法”的课堂革命,遵循导、知、议、行、测、拓六步教学过程,采用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讨论法、实训强化等多种教学方法从开宗明义、专题教学、互助讨论和实践应用角度嵌入课程思政,深挖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基于会计视角讲好中国经济发展故事,润物无声地将“红心”融入会计的“匠心”培育中,促进学生理解会计与社会的相互建构关系,以多种方式强化社会意识与社会责任的养成。
(二)探索“网状学习”培养理念
提出了基于“网状学习”的智能财务复合型人才培养新理念,引发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的变革。重塑智能财务模块化课程体系,以大数据相关采集、清洗、挖掘及可视化相关技术等为核心构建智能财务“元知识”,打牢专业的技术新基础;引入财务共享、智能财税、财务机器人等1+X证书,与现有课程知识融合延伸形成新知识。
(三)创新自适应个性化学习路径
通过探索了可复制的大数据与会计复合型人才培养新路径,推进智慧教学实践,通过强化面向管理会计的“数据采集、分析建模、决策控制”训练,提高“掌握算法、业财一体、融合贯通”的数据驱动会计赋能企业价值增值的管理能力。以综合性、探索性和自主性相结合的自适应学习系统促使学生形成“思技业财”融会贯通的“网状”知识结构,从而提高解决适应不同场景的业财一体化复杂问题的能力。
作者:王媚莎 谭素娴 骆淑芳 陈苡 荣桂范
来源:2023年度智慧教育优秀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