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高考落下帷幕,今年高考的热度明显不如往年,特别是每一年关于高考作文题的讨论都是热点,而今年看起来很短的时间,这个话题就凉了下去。很多教培机构原本还想着蹭一下高考作文的热点,一眨眼的功夫发现,咦,这个话题凉了,根本就没有人带节奏。
背后的原因当然有很多,但是该说不说,今年的作文题是最不像高考作文题的一次作文题,我想表达的是,高考作文终于难得一见的向语文学习的本质靠拢。
新课标|卷,阅读材料的内容是人工智能的应用和互联网的普及,作文提供的方向是“你的思考”。新课标||卷,阅读材料的内容是探月工程,而作文提供的方向是“我们每个人也都在抵达未知之境”。
天津卷就更有意思,可谓是直击要害,到底如何看待“被定义”和“自定义”,上海卷也是如此,一起讨论一下,什么是“认可度”,甚至北京卷连朋友圈点赞都拿了出来。这一类型的题目的共同特点是,需要看到你的观点、思考和逻辑自洽,而不是在追求你的文笔有多美妙。
看过今年的高考作文题,真正可以蹭的热点,或者说可以更多关注的趋势,根本不是什么Ai和编程,甚至研学,那只是素材而已,而是观点、思维和阅读能力,今年的出题思路明显更倾向于语文能力的本身。还是那句话,大语文,才是教培行业的大未来!
一、语文能力到底有多重要
如果说数学英语之类的科目,解决的是考试分数的问题,那语文能力的意义显然要更深远的多,而且,从广义上来说,语文能力绝对也不仅仅是阅读和写作这些技能层面的含义,更应该是决定一个人上限到底有多高的能力,是能力之上的能力。
语文不是用来作诗的,不是用来写散文的,而是首先用来说事的,用来说明问题、阐述理由、表达方案的。它首要的功能是正确、完整而简洁的表达你要表达的意思,避免歧义和误解,为了更有有效率、减少冲突的协作打下沟通的基础。
对于一个健康的正常人而言,如果你的语言能力不好,实际上是没有资格抱怨不被理解、不被重视或者不被原谅的,因为你无法通过自己有限的语文能力,清晰的表达的你的诉求和想法,这意味着你需要放大别人更多的沟通成本来照顾你的语文能力的不足。
而一旦这个成本超出了别人的忍耐力,就意味着对方会选择抛弃这个语文能力不足的人,因为你在浪费别人的时间。学生是如此、成年人也是如此、职场是如此、商场也同样是如此。
如果说其他的能力,可以决定你有什么职业、有什么兴趣、可以从事什么工作,可以决定了你的生存下限,那语文能力实际上决定的是一个人的成长上限,同样的技能、同样的专业水准、同样的学历学识,更多的成长机会一定属于那些更善于准确表达的的群体,而这些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语言等形式的表达能力,本质上都是语文能力的体现。
但是,即使我如此严肃的在分享我对于语文能力的思考,你的大脑里面却依旧停留在如何做好作文班,或者如何做好阅读馆这些事情上,你极力的想在我这里寻找证据去证明你的作文班或者阅读馆,甚至口才班之类的的赛道选择之正确。
很遗憾的告诉你,这并不是我想表达的,事实上,目前市面上的很多语文类的培训科目本身还是应试教育,教的还是做题能力,而并非是上文所述的语文能力。当然,很多非作文班或者非阅读相关的从业者,看到这篇文章的标题之后,就直接划走,这同样也是语文能力的问题,到底是我表达的不够清晰,还是受众不能理解何谓“语文”?
二、语文不仅仅是语文
和语文/语言能力相互依存的是思维能力,个人承担自我表达的责任,随着语文能力/思维能力提升到一定程度,避开“我的思维在误会自我和误导自我”这一陷阱就非常重要。语言是思维过程和结果的表达,它也以抽象载体的方式参与整个思维过程。
思维提升确实让语言表达能加清晰,所以,很多打着提升思维力为卖点的培训科目,到底是通过什么形式来展现你的教学成果呢?难道要等到考试成绩才能判定收益?或者说看到他的作品之后,才能找到思维力提升的证据?显然不是,最直接的参考方式就是能否准确清晰表达自己的作品到底想要表达什么。
同时,越是发达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在自我描述和自我表达时,常以一种奇妙的方式进行着种种别出心裁的自我误会以及自我误导。
人们脑子有了一个想法或念头,一系列逻辑论证,一套可以拿出来清晰讲述的价值观,或者一整个混乱不堪的碎片言语,甚至一个可叙述的感情态度。这些存于脑海或能够被表达的一切,它们的存在看似经过大脑允许,更多的是被自己的心灵允许才反应在脑子里。
也许出于无法觉察且无法控制的感性领域以及某种原始的存在,而这种个性化的心灵选择正在规避着什么或者保护着某种“自我”。
也许是一套自洽完整的认知框架,也许是某一个你一种抱住不撒手或无法面对的情绪情感,一个渴望停留的角色。
也许是他人常常说的潜意识中的情结或者阴影的坚持的结果。
总之,个人挖掘了多大隐蔽的不自知的情感,思维就会有多开阔,更不说能认识多少真实。而语言因真实的彻底展现而被完全领悟,更不提还有语言无法描述的存在。
所以,这是什么?准确表达自己的想法,是不是就我们常说的素质教育的一种。这种事情,其实很难依赖于校园内完成,更多都是需要校外的社会力量去补强,而且这些科目载体包含且不限于美术、舞蹈、口才、作文、阅读、编程等等科目。
很多人总是不理解这些科目到底学了有什么用,所以就只能往升学的方向做文章,这条路明明就是把原本很广阔的成长空间,锁定在一个极其狭小的范围。如果都是在这种层面思考问题,教培市场不卷才怪。
语文/语言伴随思维进行工作,在信息的摄入,认知加工,输出等环节,它们都有参与,以有声思维和无声思维的方式。在个人的观察、理解、认知、反馈、阐述表达等阶段出现任何问题都可能是语文的问题,或者是思维的问题。
比如摄入信息时的错误描述,理解信息时的错误归因,反馈和表达信息时的错误用语,而这些语言错误背后的不可描述的感性原因,它是语文不好的真正原因,也是造成语文能力不好的真正结果。
很多人语文能力不够强其实只是一个表象,真正的本质问题在于成长教育过程中,缺乏心灵关怀和真实的自我(情感)表达。校内是如此,校外亦是如此,生而为人的权利、生而为人的享受、甚至一切人有别于动物的能力,对个体而言全都依照语言能力来打折的。如果你的语文能力是1分,那你就只能得到1分;如果是10分,收益就是10分。
你学会再多的技能,最终的归因都在于你是否可以做到准确表达,因为语言是你对世界的刻印。为什么说大语文是教培行业的大未来,因为只要把语文能力植入到各种素质教育科目中,你就会发现你所教授的科目会变得立体且丰富。
千万别说什么非学科行业不好做之类的,明明有无数种玩法的行业,你非得钻牛角尖,那做不好就真的怨不得别人。学习是为了打开新世界的大门,而不是把自己锁死在原有的小圈圈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