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技术赋能的特殊教育多感官智慧课堂教学模式

来源:2023年度智慧教育优秀案例 2024-06-12 15:40:32 所属栏目:案例实践

项目式学习主要用于能力较好学生的小组教学中。依托感官交互式训练设备创设教学情境,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学生以共同小组的形式,互相明确他们需要做什么、怎么做以及如何分工等,并通过主动探索、积极体验、互动反馈等方式,尝试解决问题。教师则是通过观察、建议、指导和支持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

本文大概

读完共需

分钟

一、结构程序

图片

图1 基于技术赋能的多感官智慧课堂

“双师混融 全线贯通”教学模式

(一)课前评估,以学定教

学情是教学的依据。只有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感官能力现有水平,才能定向干预,提供针对每位学生具体情况的精准教学。

感官能力涵盖视、听、触、味、嗅五大感觉的注意、追踪、辨别、记忆等维度。评估分两部分进行。首先,利用专业仪器对学生进行感官电生理信号测验,包括皮肤温度、肌电图、呼吸信号、血流量脉冲、皮肤电反应等,操作简单易行,初步掌握学生感官生理发展数据。同时,使用传统量表对学生进行感官能力现状评估。评估采用五级计分,“达成”记4分,“提示下达成”记3分,“未达成”记2分,“提示下未达成”记1分,“无反应”记0分。最终,综合电生理测验和感官能力评估对学生感官能力现状进行综合描述。

传统感官能力评估多在测评环境下集中对学生进行观察与评量,受到环境、人员、学生情绪等多因素影响,结果信效度不高。智慧教学模式下,加入专业仪器测验,一定程度上为评估结果提供了科学解释,为某些外显行为找到了生理依据,让教师更全面、客观了解学生的感官发展现状、优弱势能力、学习需求等,据此设计更具针对性的个别化训练方案,实现学生多感官能力的缺陷补偿和潜能开发。

(二)课中教学,以技助教

课中教学是发展学生感官能力的主阵地。基于感官能力评估结果,课堂教学中,用技术助力教学,教师和机器合理分工、协同合作、有机整合,多感官课堂更加生动立体。

“双师混融”模式下,教学主体由“教师—学生”转变为“教师+机器—学生”。机器能够更加直观形象、专业生动的提供感官刺激、还原真实情境,并且给与学生良好的互动反馈体验、进行机械重复测练及数据处理等。教师得以更加专注于教学过程中的情境导入、技能点拨、情感启发等。从教学内容上来说,可以进行单一感官训练、多感官统合训练;从组织形式上来说,可以组织个别化教学、小组教学或集体教学。教师、机器优势互补,合力教学。在一堂发展视、听、触觉辨别能力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创设雷雨天的导入情境,进而利用多感官交互训练设备中视觉训练模块爆闪灯呈现“闪电”效果、听觉训练模块播放“打雷”声音、触觉训练系统提供“刮风”的触觉体验,再加上教师关灯使室内变暗、拿小喷壶喷水假装“下雨”,来模拟雷雨天的视、听、触觉特征,营造雷雨天的逼真环境,引导学生感知雷雨天的特征,提高感官辨别能力。

新模式改变了传统课堂教师“满场飞”、“满堂灌”的教学现象,教师角色更像一个教练,不再着眼于教授知识,而在训练技能上发力,注重疑难点的点拨、学生的创造驱动学习、内在潜能和价值观的建立,课堂生动活泼、互动立体多元,从而让学生获得更加高质量的学习服务,真正落实新课标“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三)课后评价,以评促教

评价是为了更好地促进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在传统教学质性评价基础上,同时进行量化评价,利用专业软件进行学生康复效果的单一被试实验研究及分析,“质量结合”,实现课堂教学的实时管理、动态监测和科学评价。

教学评价着眼于学生,从学生的学习起点、学习兴趣、学习参与和学习成效四个方面展开。教师、学生、家长都参与其中。通过质性评价探究学生是否喜欢多感官教学、是否都积极参与到了教学过程中;通过量化评价把握学生的起点是否能够学习、是否获得了有意义的学习。

以学生康复效果评价为例,教学中多对学生进行单一被试实验研究及分析,完成基线期和处理期的数据输入之后,可由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进行自相关检验、显著性检验、回归分析等,并生成最终结果。如图3所示,基线期与处理期数据在统计学上有极显著差异,说明学生的课堂干预和训练支持是有效的,反之亦然。

可视化的结果呈现,有利于评价者更加全面的了解该生的大量康复信息,更客观科学地解释和理解相关数据,直观快速的掌握学生感官能力发展趋势,从而为教师下一步训练目标制定和教学方式调整提供依据。

基于技术赋能的多感官智慧课堂“双师混融 全线贯通”教学模式,利用信息技术对学生的学习起点、特点及效果等进行多模态数据采集,通过数据挖掘、统整、分析,为教学目标的决策、教学过程的调整和教学效果反馈提供依据,用数据支撑,用数据说话,教学更加客观、准备、科学;通过打造数字化学习环境,创新教学工具和手段,拓宽教学时间和空间。机器与教师之间、机器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沟通交流的形式多元化、内容丰富化、效果生动化,课堂教学的交流互动更加多维立体;依托交互式感官训练机器,学生在教师引导下探索、操作机器,机器通过交互系统及时反馈操作效果。不仅能让学生认知操作与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更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维持学习动机、强化学习效果。在信息技术支持下,将教师和机器双师的协同整合贯通于课前评估、课中教学、课后评价教学全线,实现了教师和学生个性、多元的“教”与“学”体验,使多感官课堂迈进智慧时代,有效提高了多感官课堂的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感官能力的更好发展。

二、教学策略

(一)项目式学习

项目式学习主要用于能力较好学生的小组教学中。依托感官交互式训练设备创设教学情境,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学生以共同小组的形式,互相明确他们需要做什么、怎么做以及如何分工等,并通过主动探索、积极体验、互动反馈等方式,尝试解决问题。教师则是通过观察、建议、指导和支持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教师必须要清楚的知道应该在何时介入、明晰怎样介入,从而能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增进理解、拓展深度,促进项目的发展。项目式学习需要教师课前做好充足的准备,包括环境、材料、可能出现的问题等,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参与感、体验感,发展解决问题的技巧和能力。

(二)差异化指导

特殊教育学校学生是高度异质而多样化的群体。学生不仅感官能力优弱势各不相同,在认知、言语、沟通等方面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因此,课堂教学必须要立足学情,除了制定差异化的目标外,在教学活动的组织、教学方法的使用、辅助手段的选择等方面都要体现差异化。对能力较好的学生,鼓励自主探索、自发体验;对能力较弱的学生,通过讲解、演绎、示范、任务分析等方法,辅以语言、手势、身体等辅助手段,全方位支持所有学生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完成学习任务,获得感官体验和能力发展。

(三)跨学科融合

跨学科融合指的是多感官和其他学科的融合。这里的融合并不是学科之间的简单叠加,而是学科之间的有机整合。在多感官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多感官的参与来学习生活语文、生活数学、生活适应等相关知识,比如通过视、触、嗅觉来认识苹果,通过视觉、触觉学习图形等;在其他学科课堂教学中,也可以渗透对学生感官能力的训练,比如音乐课训练听觉辨别能力、个训课训练视觉追踪能力、感统课改善触觉反应不足或过度问题等。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新课标》“康教结合”的教育理念,不仅可以促进其他学科知识的学习,也能有效落实学生感官能力发展这一主体目标。

 

作者:任荟霖 尉晓宁 杨赛男

来源:2023年度智慧教育优秀案例

标签:智慧教育优秀案例

版权申明:本网站内容均为本站原创文章或网友转载,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管理员删除,转载亦请申明来源.

上一篇:“小”先生 “大”课堂——国家平台助力项目式学习激活“课后三
下一篇:简易实用、数智驱动:上海交通大学智慧教室建设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