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打通壁垒,育人不止于“学校”——构建智慧生态环境
一是对接教育平台,数据联通。构建开放、共享、连通的智慧教育生态环境,教师、学生的个人空间、成长档案的图文音画各类资源都能同步上传人人通,充分运用人人通平台资源,学校端全面管理,校本资源建设等,数字赋能精细化决策;教师端智慧学堂运用、分层作业发布、AI老师批阅等,平台助力课堂智慧开展;学生端实践记录、体育打卡、个性化选课、任务提交,多方协同高效育人。
二是链接家校社,合力共育。为了打通家校社这一壁垒,学校通过“微信公众号”互联网平台“家校联动”板块采用线上教学模式,向家长开放家庭教育网络课堂。每周课程视频会上传至学校空间,实现资源分享、家校互动、促进交流沟通,推动家校共育共同体的建设;家庭小组合作学习的任务发放及学习情况的反馈会通过文字、照片的形式在班级空间展示出来,帮助学生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分享学习心得,实现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记录学生成长档案。
二、泛在空间,学习不止于“教室”——推进教学方式变革
一是虚实融合的学习空间。学校整合多方优质教育资源,联合教育专家、教研员、名师搭建全学科教研共同体,融合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打造新型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模式。
二是STEAM教育创新学习空间。设置课程管理中心着手构建STEAM课程体系,成立了STEAM课程研发小组,进行STEAM课程实践。组织开展“校园游戏开发与实施”、“财经素养”课程开发、“杨梅感恩节”项目式教学、“童蒙养正”幼小衔接课程开发等项目。将PBL和STEAM教学相融合引导学生进行项目式学习,已形成了初期案例成果。
三是“互联网+”学习空间。巧妙运用人人通平台发布学习任务,开展“翻转课堂”,即学生通过网络查找资料提前自学新知,课堂上通过师生合作、探究完成学习任务。例如我校彭雨佳老师的信息技术课《基于开源硬件的无人驾驶巡线小车》,她让学生学习之前,在家查阅灰度传感器的原理,尝试进行程序编写,结合灰度传感器与红外传感器相似的特点,对小车的转弯进行预判,从而完成程序编译。
三、共享资源,探索不止于“课堂”——优化教育资源供给
一是超越“围墙”与“能者”为师。打造多元化课程体系和多样化教学方式,探索跨学科课堂改革,深度挖掘教育价值,推行走班制和提供私人定制教育。学校为学生提供30余类,70多门个性课程,突破校园围墙,引进校外专业人员和社会志愿者,吸纳更优质教育资源,丰富学生课后服务学习,运用人人通平台实现选课走班,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化发展。
二是实现教育云平台与校本资源整合共享。学校组织全体教师开展信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能力点解读与选择、集体备课大赛、基础教育精品课大赛、一师一优课活动等,都是通过长沙智慧教育云平台进行联通,实现共享。
四、智慧管理,服务不止于“保障”——实施学校智慧治理
学校通过智慧阅读、智慧体育、智慧食堂等智慧校园系统进行大数据分析,同时能满足学校的个性化支持和精准化服务,真正做到了智慧管理。例如通过长沙市人人通平台有机融合“综合素质评价管理、研学实践服务、体质健康监测、教育质量综合评价管理、智慧学堂”等板块,为学校教师、学生以及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建立了集日常管理、在线学习、成长记录、作业布置、家校互联、互动交流于一体的实名制综合应用体系。
五、打造课堂,学校不止于“自强”——推进创新示范引领
采用线上、线下两条路径混合研修,打造“三个课堂”——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堂,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增强教师教学设计和应用能力,全面提升教师的信息化素养。一是专递课堂,在长沙县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的指导下,我校与路口镇永兴小学、榔梨街道金托小学成立了三位一体的网络联校,通过互联网专递课堂同步向这两所乡村薄弱学校输送英语、音乐、美术、科学课,达成教学资源共享。二是名师课堂,学校作为小学英语、科学、音乐国培计划示范校,由3位名师牵头,成立了3个学科工作坊。三是名校网络课堂,充分利用湖南省教师发展中心平台,采用“线上线下,聚合分散”混合式研修方式,打造优质的名师课堂。
作者:李金竹 陈婷 彭丹
来源:2023年度智慧教育优秀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