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纵深推进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深入发展智慧教育,促进智慧教育领域经验总结和互学互鉴,加强优秀案例分享和国际传播,在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指导下,“智慧教育示范区”创建项目专家组秘书处与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战略研究基地(北京、华中、西北)开展了智慧教育优秀案例征集活动。
经过申报或推荐、案例撰写培训和修改、专家遴选、公示等环节,共确定324个智慧教育优秀案例,其中区域发展类74个、学校实践类226个、解决方案类12个、研究成果类12个。
本期为您带来区域发展类智慧教育优秀案例:托底保障,协同推进,实现广州市人工智能教育全域普及
广州市从小规模探索人工智能教育实验到实现全市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普及,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提供托底资源,保障教育公平,农村中小学也可开展人工智能教育,实现低投入高效益。广州在实践和经验中形成“1+8”模式,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发挥多主体协推进作用,推动人工智能教育普及落地见效,具有可推广性。
一、主要措施
(一)一个平台
搭建“广州市中小学人工智能教学平台”,提供开发创意实验室、3D虚拟仿真实验室、Python实验室等关键功能模块,极大地降低学校对于硬件教具的维护和管理成本,降低对教室环境的要求,让全市学校可以高效率、低投入地开展人工智能应用场景体验和课程实验,保障教育公平。
(二)八大体系
一是政策体系。广州市先后出台《关于推进广州市中小学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创新指导意见(试行)》《广州市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普及工作方案》《关于启动人工智能教育普及工作的通知》《广州市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实验室配置指引》等系列政策,保障人工智能教育教学课程教材、开课场地与设备、教学资源、课时安排和专兼职并行师资配备等。
二是资源体系。资源体系包括线下资源与线上资源。线下资源包括:地方《人工智能教材》《人工智能》教师教学用书。广州市编写的《人工智能教材》作为人工智能教育托底教材,已在全市1-8年级全面应用。线上资源包括:人工智能教育3D虚拟仿真资源,教师示范课资源等,涵盖1-8年级全部课程共88个配套资源包。目前,已有超过85万学生和9900名教师使用虚拟资源开展人工智能教育。
三是教学体系。要求各区、校基于现有计算机室等开展人工智能教育,根据义务教育课程计划统筹安排课时,原则上,1-2年级每学期安排2-3课时;3-8年级每2周安排不少于1课时。1-2年级采用视频授课的模式,开设人工智能教育启蒙课程;3-8年级开设人工智能课程,重点开展人工智能通识教育。
四是装备体系。制定人工智能教育实验室配置指引,以满足不同区校,不同学生不同能力水平需要。人工智能场室以区和学校为主体开展建设,分层分类推进人工智能教育,含普及版、升级版、拓展版。
五是师资体系。人工智能教师,原则上优先考虑信息技术教师兼任;信息技术教师不足的,由理工及科学学科教师兼任。需要有人文、社科教师兼任的,需经过达标培训和考核后方可上岗。广州市计划在2025年前按岗配齐人工智能教育兼职教师。
六是教研培体系。成立市教研中心组,将人工智能教育纳入学科教研范围,各区校配备专兼职教研院开展人工智能教育教学研究,探索创新广州市人工智能教育的教学方式方法,年度举办教研活动超30场,参与教师超3万人;引入专业团队为学校任课教师提供一对一针对性的培训与课程指导服务,建立市属及11区共12个人工智能教育教师学术共同体,完善教学反馈机制。
七是活动竞赛体系。全市学校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课、科学课,常态化开展人工智能教育活动;充分利用“430(课后托管)”等项目,建立校企协同机制,开展人工智能实践活动和赛事辅导,形成普惠性课程改革与竞赛活动相结合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八是协同推进体系。建立政企学研协同创新组织体系。政府层面,成立由市教育局教育信息化工作分管领导任组长的市-区-校三级人工智能教育普及工作领导小组。企业层面,与人工智能企业合作搭建“广州市中小学人工智能教学平台”,在学校建设人工智能教育实验室;研究层面,引入专家团队指导广州市人工智能教育顶层设计;实操层面,组织开展人工智能教学教研活动,参与高端学术交流;组织制作平台使用示范课、精品课。
二、优势与特色
(一)先行先试,带动全市普及
一是积极参与教育部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实验试点,研发地方课程指南、实验配置标准和教材。二是设立3个市级课程试验区和147所市级课程试验校,鼓励实验学校先行先试,示范引领,形成“通识—体验—实验—应用”的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广州模式。三是及时总结经验,不断调整完善工作推进思路,并创新性地提出以虚拟资源支撑保障全市学校1-8年级普及人工智能教育的工作思路。
(二)发挥技术优势,提供托底保障
广州市中小学人工智能教学平台提供了创意实验室、3D虚拟仿真实验室、Python实验室等关键功能模块,降低虚拟资源对电脑配置的要求,学校可在电脑室开展人工智能教学,有效支持师生开展人工智能场景体验和课程实验,避免了人工智能教育受实验器材配置费用高、迭代快的影响,通过低投入实现高效益,让人工智能教育覆盖全市中小学。
(三)多方协同推进,形成强大合力
通过政企学研多方协同,市区校三级联动,企业提供技术支持服务和捐建人工智能教育实验室,高校专家团队提供项目顶层规划咨询和指导,支撑机构建设虚拟资源建设、制定人工智能教育实验室配置指引、专职教研员组织人工智能教育普及教学教研活动等。通过多方协同联动工作机制,共同推动广州市1-8年级人工智能教育普及工作落地见效。
作者:黄晓婷 李颖 彭斌 方晓波 仇雁
来源:2023年度智慧教育优秀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