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文化自信:立足广州的粤港澳大湾区 全学科智慧阅读教育的创

来源:2023年度智慧教育优秀案例 2024-04-15 16:27:35 所属栏目:案例实践

据第三方机构测评显示,文化自信中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价值认同维度上,广州和湾区学生85分,表现优异。阅读素养上,湾区提升度高但广州学生优于湾区,在高阶能力上言语理解和推理能力优势明显:广州3年级学生阅读A级(仅占1 2%)占比远高于湾区。

本文大概

读完共需

分钟

为纵深推进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深入发展智慧教育,促进智慧教育领域经验总结和互学互鉴,加强优秀案例分享和国际传播,在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指导下,“智慧教育示范区”创建项目专家组秘书处与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战略研究基地(北京、华中、西北)开展了智慧教育优秀案例征集活动。

经过申报或推荐、案例撰写培训和修改、专家遴选、公示等环节,共确定324个智慧教育优秀案例,其中区域发展类74个、学校实践类226个、解决方案类12个、研究成果类12个。

本期为您带来区域发展类智慧教育优秀案例:培育文化自信:立足广州的粤港澳大湾区 全学科智慧阅读教育的创新实践育的创新实践

一、阅读教育实践过程

(一)理论溯源:理论创新与阅读教育方案进校园实验阶段

一是理论研究。发展文本阅读双加工培育文化自信理论,研究文本阅读培育文化自信情境模型,初步厘清焦点阅读、连贯阅读两种阅读加工方式的培育心理机制。

二是验证实践。制定应用情境模型阅读教育方案,在广州开展“经典阅读”专项实践活动,设计智能化阅读平台。

(二)深耕广州:实践应用与全学科阅读教育平台建设阶段

一是实验研究。形成《阅读教育教学改革实施方案》《提升中小学生阅读素养指导意见》,在广州国家实验室,用核磁共振等技术积累阅读大数据,发现教师可根据学生不同时期的阅读神经机制,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经多年对铸魂育人研究与实践,提出道德情感教育理论,出版专著《道德情感教育研究》,完善了文本阅读双加工应用于培育文化自信的理论。

二是二次验证。针对中小学文化自信培育乏力问题,聚焦“广州样本”,在广州19所学校验证阅读育人方案。研制1万册核心阅读书目及AI+信息化“中小学智慧阅读管理平台”应用。“阅读测评方法与装置”获国家专利。

(三)励耘湾区:湾区行动与全学科智能化阅读教育循证阶段

一是文本分析。200万册书中遴选15万册,首创核心书目库。

二是实践循证。分批在湾区其他地区32所学校(后增至57所)和广州500多所学校(前期试点260所)循证,聚焦文化自信的三种教学基本范式和六环节螺旋上升教学结构。初步解决课堂培育文化自信效能提升问题。

三是行动实践。开展湾区“穗澳同读”“雅荷诗会”等“教学育自信”活动,形成阅读教育“湾区行动”,基本解决阅读育人融入学科教学难问题。

(四)面向全国:推广应用与全学科智能化阅读臻善阶段

一是深化实验。推广至港澳及全国7省区。开展“培育文化自信”优质课评比;探索基于智慧纸笔的课堂阅读回音技术;“穗汉同读”、粤剧传承等岭南文化传承“同上一节课”实验。

二是全面应用。2022年覆盖1000多所中小学校,150万学生,打造100所智慧阅读样板校。率先研发全学科课标对应、分级分科2000多册“全学科培育文化自信核心阅读书目”并应用于课堂教学。招收博士后进站,开展阅读教育专项研究;出版专著《基于文化自信视角的智慧阅读课堂教学改革路径研究》;获教育部批准建立与培育“儿童青少年阅读与发展实验室”,并获重大课题支持。

二、阅读教育特色亮点

(一)提出全学科阅读教育融入教学培育文化自信的“学理主张”

1.理论发展。发展完善文本阅读双加工理论应用于培育文化自信。本理论是探讨焦点阅读与连贯阅读在中小学生文化自信培育方面的双加工心理机制与发展规律的学说。该理论是中国心理学界近20年代表性原创理论,国际上广泛认同。阅读双加工应用于培育文化自信学说是阅读双加工理论体系重要组成部分,是该理论体系在本成果近10年育人实践中的创新发展。该理论揭示两种文本阅读加工在培育学生文化自信上的心理机制与培育规律,是引领全学科阅读教育创新实践的基本原理。理论应用的核心在于依据阅读育人机制,提升文化自信的培育效能。理论主要价值在于指导学科课堂教学阅读教育实践。理论主要内容是文本阅读培育文化自信在心理发展规律上存在两种加工过程与机制,双机制有机统一于阅读教育之中,且其作用依据文本与任务有所侧重,一是任务型焦点阅读文化培育加工机制在于强化阅读者主体文化价值观,是“培养”文化价值认同的定位培养过程;二是非任务型连贯阅读文化培育加工机制主要在于拓展阅读者主体文化感知域,是“蕴育”文化兴趣拓展的生发积累过程。“培养”和“蕴育”的过程共同构成了文化自信培育。中小学生文化自信培养上遵循两大学习机制及三大阅读教育范式,一是焦点阅读统领下的文化自信培育在学生文化价值认同培养上,要充分应用教材经典阅读(分学科教材阅读)与主题综合阅读(多学科主题阅读)教学范式;

二是连贯阅读统领下的文化自信培育在学生文化感知蕴育上,要充分应用自由泛在阅读(非学科教材阅读)范式。教材、主题阅读范式强化主体任务驱动,自由阅读范式强调主体发展与连贯加工。三大范式任务驱动性递减,主体性递增,三者协同对培育文化自信的效能得到本质提升。

2.实践突破。提出全学科阅读进课堂“先读后学、读教协同、课中反馈、读后拓展”的实施路径,研发智能化阅读管理平台,确立文化自信培育教学要点。“全学科”强调在学科上跨学科和全学科,在形态上多载体,在内容上多专业多领域,在文种上多体裁多题材。“智能化阅读教育”指基于信息化平台的成长型阅读,有四层内涵与特征:

一是思想性阅读。基于“人-书-网”融合体系的阅读,着眼于湾区学生文化自信培育和家国情怀陶冶。

二是科学性阅读。基于脑科学的阅读教育,为教师根据学生不同的阅读神经机制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提供科学依据。

三是过程性阅读。各类助读措施目的指向阅读行为发生,体现阅读过程本身即生活方式塑造。四是智能性阅读。基于“人-书-网”融合体系,引导阅读者选择合适的阅读方法和策略,促阅读过程“可知、可管、可导”。阅读者在阅读中创造智慧,并基于这种智慧来完成导向文化自信、家国情怀的自我塑造和智慧型成长。“文化自信的培育”必须贯穿于全学科阅读教育,宏观上要构建阅读管理平台、青少年阅读书目索引和1-9年级全学科全学段文化自信核心书目和系列读本;中观上要体现读教学评研“五位一体”教学理念;微观上要落实到教材经典阅读、主题综合阅读、自由泛在阅读三种教学范式和六环节教学结构。

(二)构建培育文化自信的全学科阅读教育的塔状“实践模型”

成果经过严密设计和论证,探索出分层分级、逻辑连贯的全学科阅读教育实践模型。“以读培德,以文化人”实践模型呈金字塔形,象征培育文化自信的稳妥性。

1.耸立的塔尖(实践理念):提出以培育文化自信为目标的“平台、图书、阅读、教学”核心要素关联互动观念。优化“人-书-网”融合阅读大数据的管理及使用,形成平台、图书、阅读、教学的大湾区培育文化自信实践互动链,提高培育文化自信的数字化服务。成果采用移动互联网技术,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算法建立起学生成长阅读平台,融合全市的公立图书馆、校园图书馆的阅读资源,为学生推送有针对性的阅读指引和精准服务。

2.承接的塔身(实践方式):提出以“素材供给多维呈现、感知积累深度体验、主体反思逐步内化、思维提升创新转化”为进阶式教学策略的教学三范式与六环节教学结构。“文本阅读双加工培育文化自信理论”指导下的实践,强调学生主体性,注重多样的阅读材料保障学生自由阅读,注重精细的阅读过程保障学生主体的感知体验、反思内化,促进精读、研读。依据教学设计及过程,提出进阶式教学策略,为教学三范式和六环节螺旋上升教学结构提供支撑。

三种教学范式指,①教材经典阅读:经典阅读学习的教学范式,即以习得原理为目标,通过演绎推理达到举一反三,在精读、研读中深度感知文化意蕴。②主题综合阅读:综合阅读学习的教学范式,以综合学习为目标,通过归纳总结建立知识关联点,在多种素材间建立逻辑关系,实现感知积累。③自由泛在阅读:泛在阅读学习的教学范式,以实践创新为目标,通过辩证演绎与归纳习得的文化知识与态度,基于个人发展志趣进行个性化泛在学习与创造。“六环节”指依据教学过程植入阅读教育的教学结构:①课前开列文化自信主题阅读书目→②课中深度阅读教材中的文化自信内容→③课上个体分享阅读教材和文化自信材料的感知感想,促进文化认同→④课堂拓展文化自信范例阅读→⑤课中增强个体阅读反思,树立文化自信→⑥课后开列文化自信主题阅读书目,形成闭环结构。

3.稳固的塔基(实践机制):提出以“读教互辅、读学相成、读评共融、读研同进”为路径的读-教-学-评-研一体化实施机制。该机制从一体化角度出发保障了文化自信培育实践落地。

(三)创新全国阅读管理与教育的“资源集成”

1. 用新技术开发管理平台培育文化自信。运用“互联网+”与人工智能技术,创建“中小学智慧阅读平台(含管理平台、门户网站和智慧阅读APP)”。该系统在培育文化自信上有三大功能:一是导读。引导学生选择文化自信类书籍并收集阅读信息。系统可以对学生个人信息与文化自信的阅读要求进行智能化拟合,自动呈现个性化的阅读指导,推介“四个适合”(适合学生年龄特点、阅读水平、兴趣需要、党和国家对学生发展期待)的文化自信类图书供学生选择,并记录学生阅读信息(时间、字数、图书类型等),构成阅读数据库。二是管理。指导学校文化自信阅读工作。教师、家长与学校管理人员、教育行政部门都可以通过系统了解、督促、指导班级、学校和区域学生的阅读情况,实现对学生阅读的“可知、可导、可管”。三是测评。监测学生阅读素养水平。系统由指向文化自信的学生阅读数据库和阅读素养评价体系组成。

2.研发“中小学生阅读优秀图书索引”(SRBI)、“中小学全学科培育文化自信核心阅读书目”(CRCWS)及出版“中小学文化自信主题”系列读本。

一是成果联合著名图书馆学家、北大图书馆系主任王子舟教授等组成高水平专家团队,从国内近年出版的200多万种儿童青少年阅读图书中,筛选约15万种以文化自信为核心的书目,编制出“中小学生阅读优秀图书索引”(CSBI)。

二是借助智能阅读平台,对应新课标,分年级、学科、单元筛选一套与全学段中小学教材相匹配的文化自信核心书目。每个单元对应3本核心书目以配合辅助六环节教学结构。

三是汇集并出版36种以文化自信为主题的读本,冠以具有广州文化象征意义的“文溪雅荷”标识,送到香港、澳门等大湾区城市的书店、图书馆等场所,在湾区中小学生中形成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

三、阅读教育的应用效果

成果以广州为重点,推广至湾区的香港、澳门及其他城市,在湾区57所和广州1000多所学校大范围持续研究和应用,辐射到鄂、浙、黔、新、藏、桂、滇等7个省区,成果亦与国际同行进行交流。

(一)提升阅读素养,培育湾区学生文化自信

一是阅读素养和文化自信度明显提升。据第三方机构测评显示,文化自信中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价值认同维度上,广州和湾区学生85分,表现优异。阅读素养上,湾区提升度高但广州学生优于湾区,在高阶能力上言语理解和推理能力优势明显:广州3年级学生阅读A级(仅占1.2%)占比远高于湾区。

二是阅读改善文化感知效果显著。专题《白皮书》报告显示:①试点校非常喜欢阅读和每天阅读30分钟以上(教育部标准)学生数均提高10%。②超过50%的学生阅读目的明确。有更多的学生阅读符合国家和社会期望以及有益于自身发展的有意义书籍(见图13)。③促成良好阅读生态的形成,认为阅读有益的试点校比非试点校高出4%,对阅读的重视程度比非试点校高17%,家长指导孩子阅读高5%。

(二)推动阅读教育改革,提升文化育人效能

一是阅读教育的课堂育人效果明显。广州市区两级学科教研课例统计数据显示,各学科教学阅读感知材料中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等内容的比例由过去的23%提升至57%。

二是“以文化人”育人案例丰富有效。积累全科阅读教学典型课例5000节,线上教育传播应用量15亿次。

三是学生参与文化自信培育活动规模大、效果好。截至验证期止,58.9万多名学生参与年度主题阅读,其中19.9万学生提交214.8万份阅读作品。发布1634个主题阅读活动和1722个阅读书单。试点校平均每月有42.5%的学生进行阅读记录,学生平均每天阅读34.2分钟。2022年全覆盖应用全市1000余校。

(三)涵养学校文化氛围,文化自信培育蔚然

据统计:试点校建岭南文化图书馆,满足学生读书需求的学校数增加7%。藏书量大于50册的家庭试点校比非试点校高14%,存有传统文化等书的家庭数提升至49%。在成果引导下,2021年广州中考,增加语文经典阅读附加8分考题,鼓励学生多读好书。邀岭南文化名人入校授阅读课。

 

作者:方晓波

来源:2023年度智慧教育优秀案例

标签:智慧教育优秀案例

版权申明:本网站内容均为本站原创文章或网友转载,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管理员删除,转载亦请申明来源.

上一篇:整合增效实现迭代发展 问题导向推进数据创新——海淀智慧教育平
下一篇:探索区域普及“智慧课堂”建设应用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