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陆宇正,博士研究生,天津大学教育学院(天津 300350);曾天山(通讯作者),博士,研究员,教育部职业教育发展中心(北京 100029)。
基金项目:202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重点课题“职业本科教育的推进路径及实施策略研究”(AJA220022)。
摘要:新技术催生出职业教育新生态,驱动职业教育教学场域不断解构与重构。元宇宙作为新技术的集成者,因研究视角不同而存在“感受流”“思想空间”“虚实世界”“社会系统”四维释义。元宇宙依靠体验技术、人工智能技术、数字孪生技术等三大基础技术,可为职业教育教学场域重构提供新动能,解决当前职业教育教学场域面临的教学关系“失衡”、呈现方式“欠佳”、技术介入“唯形”的困境。具体而言,元宇宙将通过创设泛在“开放场”以增强教学交互,通过匹配强效“脚手架”以助推教学流程优化,通过提供智能“指挥棒”以实施有效教学评价。未来为了促进职业教育教学的高质量发展,可以借助元宇宙的技术优势从三个方面着力重构职业教育教学场域的新样态:一是重搭多元化技术架构以提高教学交互的质量,二是重建灵活化的教学空间以推动技术技能的有效习得,三是重塑连贯化的教学时间以破除形式化僵局,由此不断增强职业院校教学的体验感与临场感,促进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
关键词:职业教育;教学场域;元宇宙;数字化转型
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新技术不仅催生了职业教育新生态,而且驱动职业教育教学场域不断解构与重构。从技术变革职业教育的具体维度来看,数字技术的革新不仅作用于职业教育的基础设施等外在形态,而且还引发以技术治理为核心的内部结构之变,甚至能凭借技术思想重塑职业教育新生态(朱德全等,2022),新技术从多个方面推进了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步伐。2022年,国家职业教育智慧教育平台一期正式上线,标志着我国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迈上新台阶。在此背景下,职业教育领域的学者们开始关注诸如数字化虚拟仿真实训场所、数字化实训空间等“新技术+职业教育”的教学新场域。其深层原因在于:一是当前职业院校教学呈现出“工作场景与学习场景脱节”的空间问题(郭欣悦等,2021),二是传统惯习的制约使得职业教育教学流程无法严格顺应时间的要求(岳敏敏等,2021),三是以时间和流程重构的教学场域陷入“效率主义”“控制中心”“非人格化”的科层制困境(王敏等,2017)。研究者亟需采取创新的研究视角和方法路径来应对上述难题。鉴于元宇宙具有自然连接时空、虚实深度融合、智能处理、虚实世界一体化的特点,本研究立足于职业教育教学场域建构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尝试从元宇宙视角出发构建职业教育教学场域新样态,以期为职业教育教学升级提供理论参考。
一、元宇宙及其三大基础技术
元宇宙是一个以复杂技术为支撑,平行但又独立于真实世界的虚实融合生态空间,它将网络、硬件终端和使用者叠加于同一系统之中,并为使用者营造深度沉浸感以满足超现实创造的需要。元宇宙与人类社会之间存在诸多契合,使其赋能职业教育教学场域的重构成为可能。
1.元宇宙的四维释义
元宇宙(Metaverse)由“初始/超越/混沌”(Meta)与“宇宙”(Verse)两词合并而成,旨在表明其作为虚实无缝衔接、深度融合的智能体,能够产生超越现实的价值。尽管元宇宙受到资本市场的热捧和学界的关注,但是对元宇宙的概念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总体来看,学者们对元宇宙的释义主要有如下四种:
第一,基于技术的作用机理,元宇宙是具身体验的感受流。此观点将脑科学与神经科学相结合,指出元宇宙与人类感觉、知觉和认知存在映射关系,是让使用者产生复杂感受的工具。在元宇宙世界,使用者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调动感知,从而产生真实沉浸感与强烈临场感(华子荀等,2021)。有学者将元宇宙定义为一种沉浸式技术(Immersive Technology)并提出它是“感受流的集合”(张中雷,2022)。元宇宙提供了完整的沉浸式体验模态,能让使用者实现“可想即可尝试”的抽象思维表象化过程,但它并不脱离现实,依然通过感官刺激来唤起感受。
第二,遵循哲学理论思维,元宇宙是人类思想的新型空间。此观点部分否认了元宇宙的感受流特征,指出它更多体现出人类思想空间的精神性。未来学家卢克·沙布罗(Luke Shabro)认为,元宇宙是一个数字混合的模糊空间,是不受传统规则约束的思想集合(Hackl,2021)。持该观点的学者认为元宇宙仅是包含部分虚拟感受的精神世界,是一种精神世界的扩展空间。虽然在元宇宙中能体验到现实感受,但该虚实世界还处在“试运营”阶段,无法反作用于现实,这也是元宇宙精神性体现的最主要证据(陈鹏,2022)。
第三,从功能外延出发,元宇宙是一个虚实融合的世界。该观点认为元宇宙作为缩小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距离感的媒介,是一种基于计算机技术的现代高科技,它凭借一体化的技术范式,打破了虚实壁垒,消解了线上线下的隔阂,最终消融了两种世界之间的边界,进而形成了极具颠覆性与超越性的新生代宇宙(鲁力立等,2022)。可以说,元宇宙由具有强虚拟性的物理域与维持物理性的虚拟域共同构成,身处其中的使用者无论经历何种体验都处在虚实交互的空间里(Park et al.,2022)。该观点表明元宇宙是虚实融合的空间,具有虚实交互和人机交互的功能特征。
第四,从社会学角度出发,元宇宙是一个复杂的人类社会系统。该观点把元宇宙定义为人类社会的集大成者。元宇宙是现实世界多种因素的融合体,人(生产力)、人际关系(生产关系)、环境、社会生产资料(物料)、法律关系、经济系统(交易体系)以及技术生态体系等共同构成了元宇宙系统。通过对人类社会要素的改造和重构,元宇宙将创建出一个以居民为行动者和生产力的社会时空,具有唯一身份标识的元宇宙居民可以在其中学习、生产和生活。元宇宙足以成为全真社会生态系统的载体(喻国明等,2022)。知名游戏创作平台Roblox的CEO大卫·巴斯祖奇(Dave Baszucki)将“身份”“多元”“随地”“经济系统”“文明”等词语作为元宇宙社会系统的关键词(Reese,2021),更体现出了元宇宙的社会系统性。
上述四种观点均从元宇宙的应用场景与功用出发展开讨论,其差异体现在:“感受流”与“思想空间”观点主要从使用者的身心体验维度探究其真实感与现实映射性,而“虚实世界”与“社会系统”观点则表达出元宇宙的超越延伸性和社会空间属性。综合以上观点,本研究将元宇宙定义为一种利用技术对使用者身体施加多重感受使其产生较强临场感,并与现实产生映射与交互的虚拟世界,它既具备新型社会体系的生活空间,也囊括了人类思考方式的精神维度。
2.元宇宙技术及其对职业教育的支持
元宇宙本身就是一个智能技术的集合体,其能够创设超越现实的高沉浸性和强交互性体验,主要需要体验技术、人工智能技术、数字孪生技术等三大基础技术的强力支持(清华大学,2022)。对于职业教育而言,亦可依托元宇宙的三大基础技术来重构职业教育教学的新样态。
首先,依托VR、AR、MR等虚拟体验技术,元宇宙能够营造出逼真的教学体验。通过穿戴式设备以及低延迟感与高拟真感的交互技术,元宇宙能让使用者产生在场的感官刺激,实现沉浸式交互与体验(刘革平等,2021)。这就为职业教育更有效地培养高技能人才提供了便利条件。原因在于职业教育教学具有“工作过程系统化”与“领域内情境性”的典型特点(Firth et al.,2019),而体验技术能够为职业教育教学营造工作世界场景,增添岗位任务要求、智能化协同伙伴等职场要素,从而让学习者在虚拟世界感知工作场景。另外,将体验技术运用于职业教育教学实践中,可以使工作过程与操作步骤得以有机拆解,为师生营造面向具体工作过程的情境氛围。总之,在虚拟体验技术和体感设备的支持下,师生能够在元宇宙中感受现实体验,此时教学将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理性思维演绎,而更多变成了一种感受与体验、直觉与想象、情感与态度等非理性思维的生成过程,这将有助于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等高阶职业素养的培养。
其次,基于人工智能技术,元宇宙能够实现对海量数据的智能处理。元宇宙作为超大型数字应用生态,是一个极致开放、自由、复杂的综合系统(唐玉溪等,2022),其需消耗超大规模算力,使用超高带宽的网络,以实现自然流畅的人机交互,进而满足建设者和使用者的复杂需求。当前基于5G/6G网络构建的具有“分布式中央+边缘泛在”特点的AI云中台,是元宇宙的核心组成部分,能够实现对海量数据的智能治理。面对大量职业教育教学数据,AI的加入将极大降低人力成本,使职业院校教师的教学方式更加便捷。利用AI智能处理系统,还可实现职业教育教学的“多场景切换”和“即时反馈”,即能够根据现实问题自动寻求和匹配最优解,并在资源库中快速呈现结果场景,还可根据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技能表现、生理反应与情感态度等方面的数据对学生进行精准评价,并为其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资源。
最后,凭借数字孪生(Digital Twin,DT)技术的虚实世界一体化设计,元宇宙可实现高交互的虚实融合。DT作为元宇宙的核心技术之一(Yoo et al.,2021),也是虚拟现实应用的进阶化产物。它将实物对象空间与虚拟对象空间连通,实现虚实世界的无缝融合。DT为教育提供的延展化空间不仅涉及硬件设备,还包括软件资源。DT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场景非常广泛。由于职业教育需面向各行各业,所以其教学过程也要符合本行业的生产流程,而DT可以通过“复刻行企真实需求”“映射岗位现实操作”,使教学空间与资源配置得以延展。借助DT还能将职业院校现实教学中的课堂结构、互动行为等信息映射到元宇宙世界,实现虚实世界的实时连接、双向映射与动态交互。这种互嵌共生模式将集成职业教育的资源优势,有效满足师生对于教学资源和实习实训空间等方面的切实诉求。
二、职业教育教学场域面临的三重困境
教学场域是在教学元素所组成的场景或空间中,师生通过教学行为所形成的一种复杂关系(张艳丽等,2020)。教学场域受限于时空二象性,并依赖于教学资源的性质与呈现方式。技术介入会对师生的教学关系与教学呈现方式产生影响。有学者指出,在数字时代,不能仅对“教学”这一扁平化“代名词”着手开展研究,而要上升到进阶式的“教学场域”层面(Jacob et al.,2017)。随着技术的融入,职业教育教学场域将会因教学关系与呈现方式的变化而转变。本研究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与实地调研法,系统梳理并归纳出技术赋能背景下职业教育教学场域面临的三重发展困境:
1.教学关系“失衡”:教学感知度缺乏限制互动化教学
在开展线上教学或混合式教学时,教师的教学感知度是形成师生良性互动关系的关键,也是影响教学场域构建的重要因素(赵丽等,2022)。技术工具为职业院校教师开展翻转课堂教学、“问题—探索—解决”教学等提供了多场景衔接,有助于实现职业院校规模化教学与个性化学习的有机统一。从实践来看,教学感知度首先体现在对虚拟教学资源的准备上,但该方面的现实情况却不容乐观。调研显示,69.3%的专业课教师无法顺利通过专业教学资源库、大数据平台等设备进行教学内容准备。该结果表明,职业院校的教师较难借助操作要求高的数据平台和智能设施来开展教学,即便是开展了互动教学的教师也陷入了“自导自演”的僵局。另外,教学感知度还体现在对教学平台的操作上。调研显示,超半数的被调研院校未配备VR/AR/MR可穿戴设备、眼动追踪仪等与技能训练密切相关的技术设备,生均使用设备量严重不足,学生基于技术设备开展实习和实践情况亦不容乐观。调研还显示,83%的教师无法熟练使用相关技术设备,超六成的教师无法想象出元宇宙运用于课堂教学的场景。再加上职业院校的相关培训长期处于缺位状态,这势必又会影响和谐教学关系的构建。因此,亟需通过融入虚实融合手段打造流畅、高效的教学课堂,推动传统职业教育改造升级,进而促进全方位教学关系的均衡建构。
2.呈现方式“欠佳”:传统教学模式对技能传授效果有限
教学的呈现方式关注的是教师如何向学生传达学习内容。在职业教育领域,“知行合一”育人理念强调激发学生的操作体验感,这要求职业院校转变教学的呈现方式,尝试对职业院校的基本教学模式进行升级改造。在技术迭代的背景下,师生对教学的呈现方式提出了满足个体需求、提高教学吸引力与有利于技能传授的新要求。更新教学的呈现方式是引发教学模式升级的基础性条件,但若忽略职业教育的类型特征,一味借鉴普通教育领域的教学经验,将使职业教育教学场域丧失技能人才培养的底色,不利于职业院校开展符合自身定位的教学。同时,现有的政策文件较少对职业院校教学的呈现方式作详细规定(李卓君等,2020),这种制度缺失使得职业院校并不重视程序性知识与技能教学的呈现方式。在调研中,许多专业课教师表示,由于受职业教育教学场域限制,线上教学的授课内容多以学科知识与专业理论知识为主。由此可见,针对要付诸实践的职业技能,传统教学无法为其提供多样化的教学呈现方式。从技能新手到技能专家,技能养成需经历感知过程的情景化、模仿过程的标准化、练习过程的岗位化和内化过程的个性化等步骤(菲利克斯·劳耐尔等,2014),这要求职业教育教学场域除了关注知识传承以外,还要实时采集技能传授过程中的海量数据,自动判断学生的技能形成状态,并用更加直观与生动的方式向师生提供有益于技能传授的反馈信息。
3.技术介入“唯形”:形式融合无法触及职教真实痛点
受到科层体制的影响,“工具崇拜”和“技术至上”成为我国教育数字化转型进程中的主要倾向(王慧霞等,2015)。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表现出了“形式优先于功能”及“唯形式主义”的问题。一方面,过分追求技术与教学的“形式融合”,导致教学场域的实现效果无法达到预期。目前,虽然许多教师会主动在教学空间与活动中融入数字技术,但“牵强附会”的现象却时有发生。多数情况下,技术赋能后的教学空间看似科技含量十足,但实则还处在演示或观察阶段,致使知识与技能的传授仍然处于表象化、浅层化的状态,不利于学生的深度学习(Arbaugh,2000)。另一方面,过度关注新技术在教学中的“使用率”情况,极易导致课堂失控现象。因为技术对突破传统教学时空限制大有裨益,所以许多职业院校开始密集地构建技术支持下的教学场域。然而,调研显示,虽然部分院校已配备了虚实融合教学平台或设备,但仍然受困于教学理念陈旧、资源短缺、动力不足等问题。有76.8%的教师反映,在开展在线教学与混合式教学时,教学平台操作过于复杂,实际教学效果并不理想。鉴于实际工作世界对职业院校毕业生要求的复杂性,职业院校不仅要开展标准化教学,还要考虑学生多样化、个性化的就业需求。因此,针对技术与教学融合过程中显现的弊端,需要重新归纳新技术介入下的职业教育教学场域优势,重视技术赋能教学场域的实质而非形式。
三、元宇宙适配职业教育教学场域构建的基本逻辑
职业教育教学场域能为师生营造沉浸式的教学互动场所,彰显出科学性、数字化、多场景的教学价值。在教育数字化转型进程中,元宇宙凭借前瞻性和大格局的超前理念,能适恰地回应职业教育教学场域构建过程中面临的现实困境。
1.创设泛在“开放场”:元宇宙多维度助力教学交互增强
元宇宙为职业教育构建了逼真的教学体验环境,使“理性教学”转向“沉浸式教学”(Adevemi et al.,2011)。在元宇宙的世界里,师生借助数字身份穿梭于多元场景,并感受多模态的感官刺激(Chen,2022)。元宇宙是一个自由、包容、共享的场景空间,在它的介入下,教学互动将不再局限于话语交流,而是表现为线上与线下、虚拟与现实、静态与动态融合的多模态交互。元宇宙凭借多维度的适配性技术营造出更加活跃的教学情境,有助于增强职业院校师生的课堂互动,从而破解由教学感知度不足而造成的教学交互弱的问题。首先,元宇宙通过多模态技术能够积极调动师生的多感官刺激,促成教学场域中的有效教学互动。其次,元宇宙所具有的去中心化交易、自由创造、社交协作等功能(张金平,2022),不仅有助于实现教学场域资源的共建、共享、共惠,还允许师生自由进出并进行创造性的编辑,确保教学交互更加便捷。最后,元宇宙提供的泛在互联与智能开放环境,有助于优化教学场域的资源配置方式,消除不同地区之间的教学资源配置差异。
2.匹配强效“脚手架”:元宇宙全方位助推教学提质增效
教学场域为职业院校教学提供了时空资源,其价值优势在于支持知识的直接传授与技能的逼真感受。元宇宙通过创设智慧教学平台,有助于促进更加有效的教学呈现。基于元宇宙的职业教育教学场域凭借海量资源、超强的数据分析处理能力,能够帮助师生高效地组织教学活动。根据教师的教学风格,元宇宙将为其匹配探究式教学、发现式教学和项目式教学等多元化的教学形式,满足多样化的教学需求。基于元宇宙的职业教育教学场域呈现出两大特点:一是支持即时反馈教学。元宇宙能够全面接收教学数据并进行智能化的处理,以此为教学调整与优化提供支持。二是支持多场景教学。元宇宙通过支持教学场景的识别、预设与共同编辑,可以匹配不同的教师教学风格,促进教学场景的动态生成,满足差异化教学与个性化学习需求。受现实世界的时空限制,学生“专精于一技”的理想较难在短期内实现,但在元宇宙的世界里,师生可超越物理制约,开展自由开放的职业技能训练。元宇宙改变了社会组织形式,虚拟环境将促使“师与生”“学生与社会”“实习者与企业”“个体与工作岗位”达成有效连通,并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由原来的强调知识与技能掌握为主转向以技能应用与创造性思维发展为主。
3.提供智能“指挥棒”:元宇宙创新式推进教学评价转型
有效的教学评价将使教学从仅注重知识技能传授向关注职业能力、职业素质培养转变,进而破除职业教育教学场域中的技术形式主义难题。元宇宙不仅储存了师生的虚拟化身,而且还设置有各类非玩家角色(Non-Player Character,NPC),这些NPC同样具有收集信息、智能测算等功能,将协助保障并推进教学评价工作的转型。首先,提升学生在教学评价中的参与地位。在元宇宙中,学生将拥有伴随其技能成长全过程的唯一ID,他们能通过即时反馈系统整体把握自身的学习情况,强化参与教学评价的主体意识。其次,转变职业院校的教学评价思路。在元宇宙的介入下,职业院校教学评价的重心将转向解决学生岗位难题、适应社会需求等方面的能力发展上,有助于实现覆盖“课前→课中→课后”“院校→家庭→社会”的连贯式过程性评价。最后,使行业企业对教学质量的评价更加客观。行业、企业、用人单位是职业教育教学场域的重要参与主体,他们可以借助元宇宙创设不同实践场景,以此检验学生的真实职业能力并做出客观评价。总之,元宇宙将为职业教育教学场域提供更公平、权威、创新的教学评价支持,促进职业教育跨专业、跨课程、跨时空教学有效实施,并不断提高学生的高级职业能力。
四、基于元宇宙的未来职业教育教学场域重构
元宇宙利用多种技术为教学场域充电赋能,通过遵循“虚实结合、相互补充、能实不虚”的学习活动设计原则(韩锡斌等,2019),发挥其“打破教育壁垒、搭建教育立交桥、虚实学习深度融合”的优势(刘革平等,2022),可构建出以多样态教学模式、多融合教学环境、多模态教学资源、多形式教学互动、多维度教学评价为特色的教学场域。这样的教学场域能够逼真地模拟真实教学与岗位工作场景,支持仿真实操过程、操作程序和动作要求的训练,支持角色交互及其协作,以及支持考核和技能鉴定等技能教学活动。基于元宇宙的职业教育教学场域新样态如图1所示。
图1 基于元宇宙的职业教育教学场域新样态
1.重搭多元化技术架构,应对职业教育教学交互低下困境
基于元宇宙的职业教育教学场域主要包括教学形式、教学目标、教学流程、教学技术与教学评价等要素。无论是多场景融合教学,还是跨时间的技能叠加训练,都依赖于师生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感知体验。因此,教学场域要在技术应用上采用如下两种手段:一是利用XR、5G、AI等单项技术,从不同维度实现立体视觉、深度沉浸、虚拟分身等元宇宙应用的基础功能,满足教师对某类基础教学功能的需求。二是综合应用多项数字技术,通过技术的叠加兼容、交互融合,凝聚技术合力推动元宇宙世界稳定有序发展。课题组针对性选择了部分职业院校开展深度访谈并收集相关案例,以挖掘元宇宙赋能职业教育教学场域的实践素材。例如,武汉职业技术学院聚焦湖北“战略性新兴产业倍增计划”,全面推进项目化教学改革,借助多技术融合思维,利用AI与AR赋能专业和课程建设,促进专业和课程数字化升级,同时借助DT广泛开展趣味授课和虚拟实训,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效果。这表明元宇宙能够为职业教育教学场域中的游戏化、沉浸式学习提供技术支持,并促进学生高阶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的发展。
在元宇宙的支持下,如何通过教学情境增强教学感知度,并打造有效的交互场域,成为本研究的关注重点。一方面,可通过适配性的技术手段营造适于教学相长的师生互动关系。元宇宙能为情境创设、数据采集与智能分析提供强大的软硬件支撑。具体而言,教师应充分利用元宇宙突破时空限制,创设多模态教学场域,在职业院校的传统教室里完成既定教学任务后足不出“室”,利用AR、MR、DT等技术将学习场景、实训、工作场景无缝复刻到虚拟场域;也可在“桌椅教室”中创建出真实的实训与工作情境,形成投射到元宇宙世界的虚拟实训室与实验室,为教学提供高度拟真的实践环境。同时,元宇宙世界中的教学过程还将被全面记录,其中的师生交互数据能为教学质量保障提供数据支持。另一方面,可借助项目参与契机,创生学生之间多元化的协作与交互关系。职业院校讲求实践教学,但受传统物理实训空间与设备数量的局限,职业院校学生的技能习得与合作学习开展效果并不乐观。在元宇宙世界里,元宇宙教室、智慧校园、智能实训室、虚拟企业等场所均可作为教学主场,学生可依据元宇宙中教师已设定好的学习规则,与同伴进行合作式学习,共同完成工作任务。基于现实的人机交互方式还可供学生具身参与虚拟实践,待技能熟练后再进入“元宇宙工厂/企业”内赚取工作学分、积分或虚拟货币。总之,元宇宙教学场域有助于加强师生交互与生生交互,极大地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操作技能,其中智能灵活的学习反馈机制(周立洁等,2023),也能充分调动师生的教学感知度,让教学效率和有效性得以不断提升。
2.重建灵活化教学空间,推动构建技术技能有效习得场所
教学形式与教学流程是职业教育教学场域的主要构成部分,它们通过空间转换灵活地重组教学中的各要素,有规律地引导教学活动开展,从而形成有机、立体、多元的活动场所。元宇宙并非职业教育的“伊甸园”,更不是“数字的乌托邦”(翟雪松等,2022)。引入元宇宙并非要抛弃真实教学场域,传统职业教育教学场域依旧要保留课堂讲授、练习、岗位实训、协作交流等功能。在基于元宇宙的职业教育教学场域中,会形成两种新型教学空间:一是虚实融合型教学空间,师生可以在其中进行观察、演示、指导、评价等活动;二是元宇宙型教学空间,师生在其中可以开展虚拟演示、仿真实训、虚拟实验、在线交互等活动。实践中,部分职业院校已融合上述空间探索出特色举措。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紧盯数字经济去人工化趋势,联合企业、科研院所建设元宇宙商城,还在其中建设了“基础职业素养实训—场景式虚拟仿真实训—未来职业实训”三层架构的实践教学基地,设置了神经营销实验室、职业数字员工研究室等未来职业实训室,打造出视觉营销与全域虚拟仿真实训创研中心、智能财务与精益管理实训创研中心。这些场景式虚拟仿真实训室紧跟产业与行业的数字升级步伐,为培养数字时代的复合型技能人才提供了环境支持。
基于元宇宙的职业教育教学组织形式需要突出职业教育教学的类型特征,依循知识与技能的属性以及学生身心发展特征,严格按照个别教学、小组教学、班级授课(含小班教学、大班教学、合班教学等)开展分组式教学,并按照师生交往程度选择直接或间接教学,而元宇宙所提供的M物质(虚拟物质)、S空间(虚拟场所)①能完美契合上述教学组织形式的排列组合,为适应职业教育所需的有效教学场所提供可能。另外,学生与教学场域的交互本质上是以知识与技能为基础带动的主体建构过程(于洋,2022)。因此,学生在感知多模态教学信息后,需要借助技能操作以显化学习效果。传统在线教学与混合式教学能够较为精准地考查学生对陈述性知识的掌握程度,但对于技能要求高的程序性知识则显得束手无策。元宇宙能够为职业教育教学创设丰富的自主探索活动并预留充足的实践空间,使学生在完成教学活动后能自我审视与建构,从而使其成为知识与技能的创造者。同时,元宇宙世界在遵循传统物理世界规则并超越时空限制的基础上,还能实现学习的合理配置、不同场域的即时转化和技能的有效叠加,有助于解决传统单一场景无法满足学生全方位学习需求的“痛点”问题。总之,无论是何种类型的教学场域,教师都会在技术的支持与引导下完成不同场景的连贯转换,有效开拓多场景融合的“教学疆场”。
3.重塑连贯化教学时间,通过目标与评价再造破除形式僵局
技能习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当前职业教育教学场域的应用模式与场景还相对局限,仅限于在空间上进行重构,这使得相关应用只能作用于某类专业或群体,无法真正解决技能习得持续时间之久的问题。而元宇宙遵循T时间(超脱物理世界的时间限制)规律(付堉琪,2023),能大幅度缩短学生从学习到实践的进程。调研发现,已有职业院校针对流程复杂、教学难度大的行业实训采取正向的技术支持,如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开发出智慧虚拟工厂,创设线上线下双融合教学场域,实现对工厂和车间布局、设备内部结构、岗位任务和考核等场域的仿真模拟与虚实对接,并将每一个教学环节都嵌套于智能评价之中。在此教学场域中,学生可在“线下—线上—融合”三位一体的实训场域中进行观察式、体验式学习,并在智慧虚拟工厂中亲身经历药品生产的工艺流程。该举措能根据岗位流程规范,通过数字技术进行精准化教学质量检测,在保证教学信息审核客观性与安全性的同时,让每个教学流程都被监测管理,不再陷入技术“形式主义”之中。此时,技术介入不再是盲目的“工具崇拜”,而是结合每个技能训练环节设计出有针对性的技术辅助工具,以真正支持和促进学生的技能学习。
教学目标与教学评价处于人才培养的始末位置,两者彼此关联。职业院校在教学目标设定与评价指标设计上,与技能的复杂程度、学习活动的时间序列、采用的教学模式等因素密切相关。不同技能训练时长不同,所匹配的教学要素也不尽相同,部分技能通过短时间训练即可习得,但复杂技能则需要连贯式、全流程的教学支持。教学内容的内在逻辑关系、技能操作的步骤决定了职业教育教学的安置顺序与时间序列,呈现出一种教学活动在时间上的错杂关系,因而需要教学评价来控制其质量。调研数据显示,许多职业院校已经开展了技术支持下的智能教学评价工作,如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基于融合创新的思维现已改组智慧教室200间,用于不同专业的前瞻教学尝试,这些教室还具有教学研讨、教学管理以及教学评价等功能,截至2022年6月已形成各类教育教学类诊改报告超2.7万份,极大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同时,部分职业院校还尝试通过技术手段来进行教学评价改革,如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利用智能系统为工科专业学生设计倍速或慢速、跳学或复学的教学“按钮”,该智能系统会基于学生学习数据,实时采集学生学习风格类型、知识掌握情况、学习情绪等信息,绘制教学行为动态画像,为精准施教、个性授教、智能评教提供客观依据。在有限教学时间的控制中,新型职业教育教学场域以教学数据为突破点,实现了虚拟实训岗位与现实工作世界的无缝衔接,通过时间调配与分解式教学评价保障了学生的技能习得效果。
注释:
① M物质包括元宇宙中的教学装备、教学道具、网络积分等,其本质为一种狭义的数字化、非物质化的财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现实的物质;S空间则是元宇宙中具有无限延展、即时变化、瞬间转换特征的场所,该空间能够挣脱现实场地的束缚。
参考文献:
[1][德]菲利克斯·劳耐尔,鲁珀特·麦克林(2014).国际职业教育科学研究手册(上册)[M].赵志群.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35.
[2]陈鹏(2022).元宇宙:实践新形式与社会精神生产的升级[J].学术界,(9):42-49.
[3]翟雪松,楚肖燕,王敏娟等(2022).教育元宇宙:新一代互联网教育形态的创新与挑战[J].开放教育研究,28(1):34-42.
[4]付堉琪(2023).“元宇宙”与扩展空间社会学的想象力[J].学习与实践,(2):113-122.
[5]郭欣悦,吴峰,邵梁(2021).职业教育虚实融合场景化学习活动设计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131-136.
[6]韩锡斌,葛边升,程建钢(2019).职业教育信息化研究导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20.
[7]华子荀,黄慕雄(2021).教育元宇宙的教学场域架构、关键技术与实验研究[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33(6):23-31.
[8]李卓君,崔友兴(2020).走向循证:大数据时代学校教学变革审视[J].当代教育科学,(9):77-82.
[9]刘革平,高楠,胡翰林等(2022).教育元宇宙:特征、机理及应用场景[J].开放教育研究,28(1):24-33.
[10]刘革平,王星,高楠等(2021).从虚拟现实到元宇宙:在线教育的新方向[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33(6):12-22.
[11]鲁力立,许鑫(2022).从“混合”到“混沌”:元宇宙视角下的未来教学模式探讨——以华东师范大学云展厅策展课程为例[J].图书馆论坛,42(1):53-61.
[12]清华大学(2022).元宇宙发展研究报告(3.0版)[EB/OL].[2024-03-07].https://m.baogaoting.com/info/212379.
[13]唐玉溪,何伟光(2022).元宇宙时代一流大学智能教育的创新路径——基于佐治亚州立大学的经验[J].高教探索,(1):87-92.
[14]王慧霞,张斌(2015).教学中技术主义至上的批判与反思[J].教学与管理,(30):4-6.
[15]王敏,沈凌(2017).高校课堂教学场域中深度学习的实践困境与突破[J].现代教育科学,(7):75-78.
[16]于洋(2022).元宇宙与数字表象拟态背景下体育文化叙事的边界拓展[J].体育与科学,43(6):44-49.
[17]喻国明,耿晓梦(2022).元宇宙:媒介化社会的未来生态图景[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43(3):110-118.
[18]岳敏敏,董同强(2021).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桎梏与导引——基于布迪厄的场域理论[J].职业技术教育,42(1):45-49.
[19]张金平(2022).元宇宙对著作权法的挑战与回应[J].财经法学,(5):54-69.
[20]张艳丽,袁磊,王以宁等(2020).数字孪生与全息技术融合下的未来学习:新内涵、新图景与新场域[J].远程教育杂志,38(5):35-43.
[21]张中雷(2022).被“数字化”的媒体迷思与修正[J].视听界,(3):42-45,70.
[22]赵丽,贺玮,王洋(2022).人工智能支持的课堂教学行为分析:困境与路径[J].电化教育研究,43(1):86-92.
[23]周立洁,柳士彬,李嫣然(2023).学习元宇宙赋能成人教与学范式转型:目标、场域与应用路径[J].远程教育杂志,41(1):72-79.
[24]朱德全,熊晴(2022).数字化转型如何重塑职业教育新生态[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34(4):12-20.
[25]Adevemi, B. A., & Ajibade, Y. A. (2011). The Comparative Effects of Simulation Games and Brainstorming Instructional Strategies on Junior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Achievement in Social Studies in Nigeria[J]. African Research Review, 5(3):64-80.
[26]Arbaugh, J. B. (2000). Virtual Classroom Characteristics and Student Satisfaction with Internet-Based MBA Courses[J]. Journal of Management Education, 24(1):32-54.
[27]Chen, C. Y. (2022). Immersive Virtual Reality to Train Preservice Teachers in Managing Students’Challenging Behaviours: A Pilot Study[J]. 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53(4):998-1024.
[28]Firth, J., Torous, J., & Stubbs B. et al. (2019). The “Online Brain”: How the Internet May Be Changing Our Cognition[J]. World Psychiatry, 18(2):119-129.
[29]Hackl, C. (2021). Defining the Metaverse Today[EB/OL]. [2023-12-09]. https://www.forbes.com/sites/cathyhackl/2021/05/02/defining-the-metaverse-today/?sh=425f80de6448.
[30]Jacob, B., Frenzel, C. A., & Stephens J. E. (2017). Good Teaching Feels Good - But What Is “Good Teaching”? Exploring Teachers’Definitions of Teaching Success in Mathematics[J]. Zentralblattfür Didaktikder Mathematik, 49(3):461-473.
[31]Park, S., & Kim, S. (2022). Identifying World Types to Deliver Gameful Experiences for Sustainable Learning in the Metaverse[J]. Sustainability, 14:1361.
[32]Reese, H. (2021). The Metaverse Is Coming Cathy Hackl Explains Why We Should Care[EB/OL]. [2022-01-25]. https://www.freethink.com/technology/building-the-metaverse-cathy-hackl-gives-us-a-glimpse-of-the-future.
[33]Yoo, G. S., & Chun, K. (2021). A Study on the Development of a Gametype Language Education Service Platform Based on Metaverse[J]. Journal of Digital Contents Society, 22(9):1377-1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