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培机构的销售和教师的分工是否要分开?运营思路的本质差异

来源:王文杰老师 2024-04-07 22:52:42 所属栏目:围观教培

“教销一体”好还是“教销分离”好?简单来说,教师要不要做销售?教师要不要做招生?毕竟机构里面人数最多的就是教学人员,这看起来是个分工的问题,但本质上是个运营思路的问题。

本文大概

读完共需

分钟

“教销一体”好还是“教销分离”好?简单来说,教师要不要做销售?教师要不要做招生?毕竟机构里面人数最多的就是教学人员,这看起来是个分工的问题,但本质上是个运营思路的问题。

一、教销一体

说到“教销一体”,实际上和过去所说的全员营销的概念是非常相似的,不管你是销售还是教学,甚至你是教务前台,都需要参与到招生工作中去,每个人头上都有指标。这背后其实是有一个人均产值的问题,如果你有10个员工,一年的营业目标是一百万,你一定是希望这十个人共同分摊这个指标。一方面是因为,既然有这么多的人力资源,特别是教学人员在教培机构的占比本身就很高,不用就觉得很浪费。另一方是因为优秀的销售人员,其实比优秀的教学人员还难找,所以即使你有了几个专门做销售的人,你可能在心里对他们能不能完成指标打个问号。

从这个意义上说,“教销一体”的背后是人多力量大,以及人多好办事。所以,如果你的机构采取的是这种模式,就意味着你需要解决以上的这几个问题:

1、教师或者教练是不是愿意做招生的问题

一般来说,教学出身的人是不愿意做市场的,大部分人从骨子还是有专业人士的清高的。所以你要让一群不愿意的人变成愿意,就需要有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如果你完成了业绩,你会获得什么,另一方面,如果你完不成业绩,你会失去什么。

如果是前者,我完成了业绩,对应的我可以得到奖励和提成。如果是后者,我可能不仅拿不到收益,还有可能遭受处罚。但是不管是前者还是后者,你都需要清楚你的机构目前的经营导向是什么,如果你需要更多的新生,你同时又采取了“教销一体”的方式,那你的人员的收入构成的更大比例一定是来自于招生业绩回报,而不是续费提成或者课时费。

2、教师或者教练的时间分配的问题

这里面就需要找到一个平衡点,大家都需要做招生的情况下,每个人身上都背着指标,就需要合理分配自己的时间。销售人员本身没有这个问题,而对于教学人员而言,做招生相关的和做教学相关的工作所投入的时间比例各占多少,就需要找到一个平衡。

这种情况下,最好的方式是集中做营销活动,比如说月度或者季度的营销活动,其中的某几天所有的人的工作重心都是在招生,其他的时间是在做教学相关的工作。这样会更容易发挥人数多的优势,也让机构更便于做整体规划。当然,这就要求在经营层面上,你所设计的营销活动和流程,在流程和结果上要足够的清晰和可预期,否则热热闹闹的搞完之后,发现没结果、没收益,那就必然是士气低落。

3、教师或教练的绩效考核的问题

这是最关键的问题,也是最难办的问题所在,如果每个人头上都有续费和招新的指标,对于教学人员来说,你就很难用招生的任务完成度去完整评判这个人的工作绩效。所以,在薪酬上,采用“教销一体”的机构通常会采用“底薪+绩效工资+课时费”之类的形式,其中绩效工资对应的是招新任务的完成度,当然这就又回到前面所说的问题,员工收入构成的问题。如果一个员工每月收入一万,底薪+课时费的收入是8000,剩余的2000到底有多大的吸引力。

二、教销分离

首先我们必须要说,“教销分离”的模式更符合现代企业的管理原则,因为“教销”分离很明显更能体现出权责分明、各司其职的管理原则。对于教培机构来说,前端的市场负责招新开拓,后端的教学负责续费和服务,理论上来说是一个更为理想的状态,但是要实现这种状态,你起码需要做到以下这些事情。

1、销售流程是不是足够清晰

教培机构的招生是有一整套流程的,获客-邀约-体验-转化-上课-续费,这其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有相应的执行动作。以获客而言,你可以通过地推的方式、你也可以有转介绍的方式,你还可以有线上的方式做引流,但是不管你用哪种方式,你对应的流程一定要清晰合理,并且被结果证明是有效的。在这个前提下,你的销售队伍才能建立起来,才能持续性的创造业绩,否则你只是摆了一个人在那里,甚至你给了他很多培训,实际意义并不大。

从另外一个层面说,你的机构的卖点、定位以及定价策略、产品组合等等是不是够合理,能不能形成差异化,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对于销售人员个人能力的要求。理想的状态下,你招来的销售人员,在熟悉流程之后,就可以稳定的完成最低业绩要求。当然,很多机构并没有花足够多的心思做这方面的工作,所以,就会选择盲目的堆人头拼蛮力,结果就变成了“教销一体”,又同样没有解决上前文所述的问题,所以就会一直苦恼于业绩的不稳定。

2、招聘力度是不是够强

流程清晰之后抓的就是执行力,而执行力的高低和薪酬绩效相关之外,最重要的就是你能不能找对人。一方面是因为你只有通过持续的招聘,才能筛选出更加合适的人,所以对于经营者而言,任何时候招聘都是第一位的,另一方面, 有了更能有效执行的人,你才能持续的更新精进你的流程,让业绩变得更加可预期。

这一点不管是教学端还是销售端,逻辑都是一样的,任何一个团队都必须要保持一定的新陈代谢,老员工当然值得尊重和重视,但是老员工也最容易选择躺平,只有通过不断地新鲜血液的注入,才能让整个团队充满活力。

3、教学流程的标准化

如果是前端招生追求的是流程化,那后端的教学和服务一定要做到标准化和个性化的结合,标准化作为基础和前提,个性化作为一种延伸。对于非学科科目而言,既然教学效果不容易被量化,对于教学各个动作和环节是可以做要求的。在这个层面做的越是细致到位,就越是能保证最基本的输出效果,相比于个别优秀教师的出类拔萃,更为均衡稳定的输出才是机构健康运营的关键。

要做到这一点,显然就需要让专门的人做专门的事,教学团队如果天天在外地发传单做业务,本身就是一种不够专业的表现。而如果花了很多时间在做市场,就必然会降低在教学端的投入,而如果教学输出不稳定,即使是前端销售再给力,也架不住后端的流失。因此,作为教学端,最为重要的指标就是出勤率和续班率,这没什么可置疑的,把这两点做到最好,比逼着教学人员做地推的现实意义要大的多。

当然“教销一体“和“教销分离”并不是完全对立的,对于很多组织架构并不是很稳定的机构来说,集中力量办大事本身也是最符合现实的做法,对于采取“教销分离”的机构而言,也并不是说教学人员完全不参与前端销售,比如说某些品牌性的营销活动,必要是需要教学人员参与的。

但是从长远来看,无论从管理效率还是可复制层面而言,“教销分离”的成长空间都比“教销一体”要大的多,这说到底还是运营思路的本质差异,因为真正支撑机构发展的,短期内可以靠营销活动和人力投入,但真正的市场竞争力还是源自于组织建设的合理性。

标签:培优机构 教培运营

版权申明:本网站内容均为本站原创文章或网友转载,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管理员删除,转载亦请申明来源.

上一篇:国际学校暴雷始末 用我做老师的视角还原全过程
下一篇:教培机构访谈 素质教育到底伤得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