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校区年营业额破亿 利润却微薄 听听大师如何支招

来源:王文杰老师 2024-04-06 22:12:57 所属栏目:围观教培

第一家机构明明是挣钱的,经营状况也非常好,而第二家校区开学之后,就是很难创造和第一个校区相近的成绩。即使是完全原封不动把第一家成功的经验复制到第二家校区身上,也没有什么理想的结果。当然,我们一般会解释为,第一家校区标准化没有做好,所以才导致了难以复制。

本文大概

读完共需

分钟

看到某位大师课程现场的切片视频,有学员提问:“我是做艺术类培训的,主要是美术舞蹈机器人三个科目目前三十家校区,营业额差不多一个亿,但是利润很薄,请问老师该怎么办”。

这位大师果然不是凡人,先是夸奖道:“你这个问题非常好,教培行业就是利润很薄,你能思考这个问题就已经非常优秀了!至于要如何解决你的问题,根据天地人网的逻辑,这就是人网的打法...”,之后所表达的内容就是你的机构应该做平台化,让更多的老师成为合伙人,引入股权机制,把老师和公司绑定在一起,这样就可以做强做大,而且还能规避老师流失风险。然后,台下一片掌声...

哦,原来股权激励这么神奇,可以是一种解决各种疑难杂症的灵丹妙药?但是这个视频几千人点赞,上百条评论都是各种好棒好棒,到底棒在哪里,我是真的不明白。这分明就是鸡同鸭讲,牛头不对马嘴的回答。不过这不重要,重要的是你需要知道很多网红大师的话,你不能轻信。

但鉴于视频中这位机构经营者分享的问题,倒是很值得解读。当然包括我在内也是一样,我写的每一个文字,你都需要带着思考去看待,我分享的是否正确和你是不是认同我没有任何关系,这也不重要,关键是你能不能获得启发。

一、规模化不会摊薄成本

这首先是关于一个利润的问题,利润=收入-支出,这个公式非常简单。如果你只有一个校区,那你所有的经营成本都只限于这一个校区所发生,这个时候成本是很清晰,也相对容易控制的,而一旦你有了第二个校区,事情就开始发生了变化。

第一家机构明明是挣钱的,经营状况也非常好,而第二家校区开学之后,就是很难创造和第一个校区相近的成绩。即使是完全原封不动把第一家成功的经验复制到第二家校区身上,也没有什么理想的结果。当然,我们一般会解释为,第一家校区标准化没有做好,所以才导致了难以复制。

但事实上并不是这样,因为从选址和周边市场环境上来说,你几乎不可能找到一个和第一家开业的时候相似的环境。如果再加上时间不同所带来的消费环境的变化,以及人员不同带来的执行层面差异。意味着即使你的第一家校区的流程和体系做了完整的移植,也非常有可能不符合第二家校区的要求。

这其实说明了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对于教培机构而言,你开始的每一个新校区都是一个新校区。这句话看起来是废话,但是逻辑就是如此,相信每一个对这个行业有一点点了解的人都清楚这一点。何况很多人再开设第二家新新校区的时候,根本就没有对之前的经验和方法做过整理和梳理,然后就这么开始了。

事实上这个过程中,新校区的开设需要复制的不仅仅是经验流程和方法,而是这些被第一家校区所验证有效的经验流程和方法的依据是什么。为什么第一家校区开业的时候,这些方法会管用,这才是真正值得思考和梳理的部分。

回到开头的这个问题,三十家校区,一个亿的营业额,显然不可能是平均每家都是300万,这不符合基本常识。八零二零法则在这里也是适用的,也就是说20%的机构完成了80%的业绩,同时20%的机构多承担了80%的成本,这种情况下,你说怎么可能还有多高的利润?

所以,这里面就涉及到一个非常核心的问题,我们经常说运营,到底是运营什么?我们当然可以很简单的解释为各种资源的运作,以实现各种结果的可预期。但是,这背后一定是对于单体校区运营逻辑的提炼,而这一定是需要和经验做本质的区分,因为经验很多时候是不靠谱的,更类似于刻舟求剑。

二、股权不是灵丹妙药

对于这位大师所给出的通过股权激励推动机构平台化,从而实现更大利润空间的说法,我不知道你能不能理解,可能是我孤陋寡闻,无法理解这背后的必然性的。在内部管理层面,股权激励的合理引入会产生一定的激励作用,而激励作用最后会表现在效率上,但很难体现在利润上。因为业绩做的更多,对应的成本相对也会增加,何况要解决业绩问题有更多的手段,并不仅仅只有股权激励这种涉及到组织架构的大动作。

如上所述,这三十家机构有的机构是挣钱的,有的机构是赔钱的,做的好的校区正在给做的不够好的机构背锅,但是各个校区的校长理论上来说都只是员工,他们只对自己的校区业绩负责,至于整体的亏损跟他个人是没有相关性的。而一旦引入股权激励机制,一方面,我拥有了对应校区的所有权,为什么要让我给其他不挣钱的校区背锅,另一方面,这些机构有盈利的有亏损的,如果释放盈利校区的股权大家都很开心,那不盈利的校区又释放给谁呢?

所以说,任何一种管理工具都不可以被神话,而且这些管理方式都有对应的预设前提。,如果你要做股权激励,一方面一定是一个增量市场,也就是说大家看到你这里是挣钱的,所以你才有溢价权,毕竟如果是亏损状态,你只能忽悠小可爱了。另一方面,就涉及到顶层设计的问题,当我在做第二个校区扩张的时候,我就引入股权激励计划,也就是说越早越好。因为规模小的时候,增量会更大,风险也更小,而不是等到摊子够大,校区够多,出了问题的时候,找股权激励来当解药。

三、千万别莽

教培行业的利润率并不低,单校区毛利高于40%的机构比比皆是,再加上预收款和消费周期的加持,至少在现金流的层面是有明显优势的。这个过程中,只要能脚踏实地,做好流程建设,抓招新和消课的同步增长,控制好现金流的健康度,就不会有什么大问题。

至于很多人摊子越大,利润越低,原因就只有一个,忽视了投资回报率。过度放大了成功的可能,同时低估了失败的风险,没有足够精细的计划,又没有寻求专业的帮助,只是单纯凭经验或者感觉办事,在一开始肯定问题不明显,日积月累之后突然爆发,又不知所措,只能病急乱投医。

这一两年很多的知名机构都是毁在这里,不是说他们不努力,不是说他们没能力,就是因为没有控制好每一个单店的投资回报率,结果就是成本越来越高,利润越来越低。而一旦赶上了外部环境的变化,又总想着依靠过往的经验去找出路,自然不会有好结果。所以未雨绸缪比亡羊补牢重要的多,我不是很明白亡羊补牢为什么会为时未晚,你羊都没了,你还补个锤子的牢。

创业不易,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且行且珍惜,千万别莽,一定要精细化!

标签:培优机构 教培运营

版权申明:本网站内容均为本站原创文章或网友转载,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管理员删除,转载亦请申明来源.

上一篇:教培做小而美或者小而精? 这是对教培行业最大的误解
下一篇:国际学校暴雷始末 用我做老师的视角还原全过程